耶和华岂有难成之事?
创十八1-15
经 文
1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那时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2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他一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3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4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在树下歇息歇息。5我再拿一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他们说:“就照你说的行吧!”6亚伯拉罕急忙进帐棚见撒拉,说:“你速速拿三细亚细面调和作饼。”7亚伯拉罕又跑到牛群里,牵了一只又嫩又好的牛犊来,交给仆人,仆人急忙预备好了。8亚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并预备好的牛犊来,摆在他们面前,自己在树下站在旁边,他们就吃了。
9他们问亚伯拉罕说:“你妻子撒拉在哪里?”他说:“在帐棚里。”10三人中有一位说:“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撒拉在那人后边的帐棚门口也听见了这话。11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12撒拉心里暗笑,说:“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13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撒拉为什么暗笑,说:‘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养吗?’14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到了日期,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撒拉必生一个儿子。”15撒拉就害怕,不承认,说:“我没有笑。”那位说:“不然,你实在笑了。”
导览
1.亚伯拉罕在接待这三位使者的时候,是否第一节时间就能认出他们是神的使者?为什么?
2.为什么耶和华对待撒拉和亚伯拉罕暗笑这些事情,又不一样的反应?
3.你从撒拉的暗笑中看到什么?
资料:柯德纳的解释
本章午时的会面,与下一章在所多玛的夜访,明显是要作光与暗的对比。前者既安静、亲密,又充满应许,且以亚伯拉罕的代求作巅峰,在这次祈祷中,他的信心与爱心展示出新而宽阔的关怀境界。第二幕则全是混乱与毁灭,道德面与物质面皆然,结局为没有爱的卑劣行为,比城市的毁灭更加丑恶。
1至15节中,对于十七15以下的应许并未增添什么。新的事乃是其背景,以及对撒拉信心的挑战──因为她必须置身于信心的行列。由12至15节可看出这个挑战的必要;希伯来书十一11则说明其成功的程度。
1、2上. 基督教注释家过去常想指认此处的三个人为三位一体的神;但本段清楚将上主与祂的两位同伴区分出来(见22节,及十九1)。参十六13、14的注释。
2下~8. 对于偶而来访者极度的礼遇──不论时间上多不方便(当时正是午休时刻,1下),仍热烈欢迎,肯定他们的驾临是极大的荣幸(3节),甚至是天意227(5下,*),把丰富的款待谦称为一点饼(5节以下),这正是游牧民族的好客特色;有时主人甚至会坚持站在一旁(8下),直到客人用餐完毕228。读者可以看出,这份敬意之适切,远超乎人的想像;新约后来说明,这里的作法不只是偶而为之的举动(参来十三2;太二十五35)。
9~15. 撒拉在听:RSV 正确地保持了分词形式(listening),生动地刻划出当时的情景。她的嘲笑显明,或是亚伯拉罕尚未告诉她神的应许(十七16、19),或是他无法让她相信。神对亚伯拉罕的笑十分温和(十七17、19),但却责备撒拉,此举指出她乃是坚持不信,并非吃惊的反应而已。她纯粹从生理来评估(12下),让人觉得她对约与应许的关心很肤浅。不过,这句话却引出圣经中最伟大的金言(14节),后来在探讨神的无所不能的一段对白中(耶三十二17以下,27以下),这金言成了开场白;撒迦利亚书八6(希伯来文)也再度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