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满足的喜乐
腓立比书二章1到2节: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引言
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一章结束时,提到了信徒在面对苦难与困境时,能够经历的恩典:那就是活出与基督福音相称的生命与果效。进入第二章,保罗以一个「所以」作为连结前文与新一段落的桥梁,继续展开他那贯穿整卷书信的核心主题:在困境中仍然能拥有的喜乐。保罗之所以能在患难中保持喜乐,是因为腓立比的信徒彼此意念相同、爱心一致。他们在基督里拥有共同的盼望和方向。第二章伊始,保罗再次将读者的焦点带回基督的恩典中,勉励他们以基督的心为心,活出合一与爱心的生命。
在基督里的呼吁
在第二章第一节,保罗接连使用四个极具深意的短语作为劝勉。虽然句子本身结构简洁,未明言谁向谁发出劝勉,也未详述每一项内涵,但它们都紧扣一个核心——「在基督里」的关系。「在基督里」是保罗极为喜爱的一个表达,它浓缩了基督徒身分的本质。我们在基督里领受神一切的祝福,也是在基督里被拣选、与罪同死、与主同复活,成为新造的人。以下是保罗所列出的四项呼吁:
1. 在基督里的劝勉:指的是信徒在基督里彼此鼓励、彼此建造,活出刚强的生命。这样的劝勉是从内心发出的,是至友肺腑的声音,带着真诚、无伪、不求自己益处,只愿弟兄姊妹在软弱中得坚固,重拾力量去面对挑战。
2. 爱心的安慰:这短语虽含义含糊,可能指基督的爱、保罗与信徒之间的爱,或神对信徒的爱。从上下文来看,最可能的解释是神那无条件、持续不变的爱所带来的安慰。只有在基督里,我们才能经历那真正抚慰人心的爱,使我们得着释放与安息。
3. 圣灵的交通:此处的「交通」意为团契、分享和彼此参与。信徒因着圣灵的内住,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彼此连结、彼此理解。保罗鼓励信徒在圣灵中持守合一,顺服圣灵的引导,活出属神的群体生活。
4. 心中的慈悲与怜悯:这不是出于人的本性,而是神的属性。当我们在基督里重生,我们原本冷漠自私的心被更新,得以活出真正的慈悲怜悯。这样的生命特质,是信徒真实经历救恩、与神亲密同行的明证。
在恩典中的喜乐
保罗接着指出:既然我们已经蒙了如此丰盛的恩典,就应当「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以此成全他的喜乐。「意念相同」在原文中是动词「思想」的意思。意味着这不仅关乎头脑上的统一,更涉及意志、情感的合一。保罗并不是要我们在所有事情上意见一致,而是要我们心志合一,目标一致——一同追求基督、同心传扬福音。
「爱心相同」则指主那舍己、无条件的爱,应成为我们彼此相爱的标准。我们也要「有一样的心思」,即拥有同样的感情、愿望与热情。保罗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教会的建立与成长、福音的广传、抵挡仇敌攻击的过程中,同心合一至关重要。奥古斯丁曾说:「在根本问题上要合一,在次要问题上要自由,在一切事情上要有爱。」这正是教会生活的智慧与原则。又如同阿摩司书三章三节所言:「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
结论
环顾今日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个人、家庭、社会甚至全球的层面,分裂与对立的力量无所不在。叫人们失去和谐。国际间的弱肉强食,国家内的明争暗斗、社会中的勾心斗角、家庭里的不和睦、同事间的争吵、夫妻间的反目等比比皆是,不但人与人之间有难处,甚至连我们自己也充满了各样的矛盾。理想的我与真实的我,不能协调,以致自己与自己对立,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我冲突带给我们不少的痛苦。故此保罗的这段论述不单是给腓立比的信徒,同样是对我们的提醒。信徒的首要责任,是在真理上立场一致,在爱心中彼此包容与扶持。神的爱已经赐下,激励我们主动去爱人,并回应他人的爱,正如神先爱了我们一样。保罗所呈现的合一异象,涵盖意念、情感与意志的全人整合。唯有在基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恢复、才能和睦。正如诗人所唱:「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在纷争与破裂的世界中,这样的合一是一道属天的光。
弟兄姊妹,让我们省察自己:在教会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常存同心合一的心志?我们是否真能在基督里彼此包容?是否愿意在基督里学习真正去爱?我们是否已经在基督里,得着那真正满足的喜乐?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