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拣选的确据与圣灵大能

作者: 张传道 【 原创 】 2025-08-08
音频
00:00/03:23

帖撒罗尼迦前书一4-5被神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

 

提到「拣选」,许多信徒往往会有一种微妙的处境。一方面,我们不断听到在讲台上的宣告「神的拣选是没有后悔的」,给人的感觉是多么稳妥的应许!我们确实知道得救不是因为人所配得的,而是因为神在创世以前所立的旨意。然而,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属灵挣扎与软弱中,我们也会陷入疑惑的低谷,甚至会质疑「我真的被拣选了吗?」确实,这种张力是属灵生命中都曾有过的体验。于是,「拣选」就成了我们口中说信、心里却不太敢确认的教义。然而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不但坚定地宣告帖撒罗尼迦信徒是「蒙拣选的」,更说这份确据是具体显明的、而非模棱两可的。

被神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弟兄啊」一词是保罗对于帖撒罗尼迦信徒最直白、最普遍的称呼(在这两卷书中至少出现了二十八次),这个词在原文中是以一个呼格的方式出现。仿佛保罗就是面对面的站在他们的前面,亲切无比的与他们说话一样。然而,这一个称呼从保罗的口中说出,是多么不容易又具有非凡意义的一个事情:首先,保罗之所以被犹太宗教领袖所逼迫,正是因为他不断「糟践律法与圣所」,将那原本托付给以色列的福音带到了外邦人中间,而保罗不仅向他们传道,甚至亲切地称他们为「弟兄」,这在一位曾受过严格「法利赛人」训练的人身上,是多少令人震惊的突破;其次,关于犹太传统中对圣洁与分别的强调,使他们极度的排斥不洁之人,他们常常自以为义的嘲笑罪人与税吏。但保罗不仅称外邦信徒为弟兄,甚至还加上「被神所爱的」来强调这一身份,这在新约圣经中绝无仅有的做法。「所爱的」原文使用了「爱」这个字的被动完成时式的分词,强调信徒所承受的是一种已经获得的、蒙爱的身份与状态。在此,这对于今日的信徒而言,至少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我们不应再自以为义,若保罗这位出身正统的法利赛人,尚且能因福音的更新而打破隔阂,以「弟兄」之名称呼外邦人,那我们更没有什么理由包括属灵优越感、宗派立场、文化处境来划分与他人的差异。因为,福音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一切的隔断,使我们在基督里同蒙恩典,一同承受产业;第二,在我们与肢体的关系中应真实相爱。保罗称帖撒罗尼迦信徒为「被神所爱的弟兄」,他不是在恭维他们,而是在宣告他们在属灵上的联合——他们都是神所爱的。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又怎敢不爱他人?若神都已经爱了他们,我们更应当以同样的爱去彼此相待。因为得救的人在神的眼中都是祂的儿女,他们与我们一样都称神为父,所以若信徒之间仍存轻蔑、冷漠、论断,那实在是与神的爱背道而驰了。

「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保罗之所以说出这句话,是建立在他对神在信徒身上工作的辨识与坚固的确据之上。即是说保罗不是在表达一种遥不可及的期待,而是在陈述一个已经成就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文结构中,这句话与前一个子句都由一个词「我知道」所引导。正如冯荫坤牧师所言,「被神所爱」与「蒙拣选」在意思上来说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解释的,也就是说,信徒有被拣选身份,同时也就表达了他们被神所爱的事实。正因如此,现代中文译本就将这句话翻译为「我们知道上帝爱你们,拣选了你们」。保罗之所以敢如此笃定地说出「你们是蒙拣选的」,首先正是因为他已经看见了那来自上头的记号——如前文所述「他们因信心所生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基督而存的忍耐」这些属灵的表现不是信徒自我追求所能产生的,而是拣选之恩在他们生命中自然流露的证据;其次,正是下文第五至第十节所要阐述的。因此,保罗的「我知道」,不是出于莫名的自信,而是出于对福音果效的敬畏,他以一位牧者的敏锐,确切地认出这些信徒是神从世界中分别出来、归于自己的人。

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保罗一行人都受了神的托付,成为了福音的使者,因此这福音被称为「我们的福音」。但我们该如何正确的理解这个称呼,显得尤为重要,不然我们就容易产生两种误解:一是归属上的错觉,仿佛福音出自于保罗;二是动力上的混淆,好像福音的传递与果效必须于依赖人的努力。首先,不可否认和合本与其他译本在这里似乎都赋予了福音「归属」于保罗的意味,可是这样的解读都忽略了「福音」在这里是作为本句主语的表达。从整本圣经,我们必须明确这福音是「神的福音、基督的福音」,接下来才是「我们的福音」,前者强调的是神是福音的来源、强调基督是这福音的内容,那么后者当然就不是表达福音的所有权,而是强调我们称为福音传递者的身份。所以保罗所谓的「我们的福音」,并不是说这福音起源于他,也不是说这福音的权柄属于他,而是强调他与众人同蒙召、忠心委身于这福音的托付。因此,「我们的福音」在这里是一种神圣托付的表达;其次,本句的主要动词是「传到」原意是「发生、变成、成为」的意思,但保罗并没有使用一个主动时态「我们传讲了」,而是使用了一个被动形主动意的表达,也就是说虽然形式上是被动,却需要以主动的意义理解。因此,我们应将此处理解为:「我们(所传的)福音来到你们那里」,这就强调出了福音自身的能力——临到与作为。在今日的教会中,这一点尤需被重申:福音的能力不在于我们如何修辞、包装或操控,而在于神是否藉着这福音真实地运行人心。传道人固然重要,但他的身份不过是神所使用的器皿,若没有圣灵的动工与神自己的权能,就无法使人从过犯罪恶中活过来。

「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保罗继续说「不独在乎言语」,保罗在此并不是轻视言语的重要性,毕竟他也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并且我们也可以看见在使徒行传中他自己更是昼夜不停的宣讲。所以这里的「言语」不应该只是被理解为普通的谈论,而应该指的是谈论的内容——神的信息,更准确的说,指的是人对真理的解释与宣讲。保罗知道,若福音只是在被谈论,那充其量只能带来思想的认同、道德的鼓舞,却无法改变人的心。这一点对今天的传道人提醒是多么的到位:讲道不是比谁讲得更精彩、谁掌握更多的神学。真正的讲道,是神话语的宣扬与圣灵工作的同工,为叫听道的人心中因着神的道被光照、悔改、归向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避免另一个极端,好像传道人就不需要准备、不必思考,这种态度也同样危险。可见,忠心的传道人应当既倚靠圣灵的能力,也要尽力在神话语专研并竭力的宣讲。

「也在乎权能和圣灵」:「权能」这个词,在新约中多次用于形容神超自然的作为,特别指那使死人复活、瞎子得看见、罪人悔改归主的大能,是神藉着道和圣灵实实在在、神迹般的参与到人的生命之中。更重要的是,保罗在这里紧接着提到:「和圣灵」,明确指出这一切权能的运作,都是藉着三一神——圣灵所施行。正如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6章所说,圣灵来是为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是圣灵揭开人的心,使他看见自己的败坏,同时也看见基督的救恩,又引导他进入基督。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明白世人的归信,都是圣灵亲自介入、更新人心的神迹性作为。这正如西敏信仰告白第十章1条所言:「…神乐意在祂指定与认可的时候,借着祂的道与圣灵,有效的呼召他们脱离从本性而来的罪与死,使他们借着耶稣基督得恩惠,蒙拯救…」

「并充足的信心」:这句话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这是描述传道者本身对福音的信心与委身,保罗和他的同工必须带着真确的、有效的信心传扬神的道。这不能是一时的热情,而应是出于对神的信实与福音应许的坚定信靠。正是这种全然委身于福音的态度,使他们无论在逼迫、患难中仍然放胆宣讲;其次,也可以理解为听道的人所生发的信心。虽然语境主要偏向于传道者的信心,但这「充足的信心」也确实预示着听众心中真实的回应,正如信徒绝不是依靠传道人的信心而得救,其自身必须在圣灵的工作之下,产生了对基督的信靠,并以持久的顺服和忍耐,以此显明了着他们身上这信心的真实性。

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保罗在此强调,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对他的生命与事奉,并不需要通过他人转述,而是可以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可见信徒不仅是听过保罗的讲道,更可以实际的观察保罗在他们中间的行为举止、生活见证。这种面对面的共处,不但揭示了保罗在言语之外的真实生命,也成为福音改变、塑造人的权能表达。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的事奉,并非只是言语的宣讲,而是一种「道成肉身」的生活——与他们住在一起;这种圣灵所带来的团契,无不彰显圣灵的真实与能力。对今日教会而言,这是极为重要的提醒:一个传讲福音的人,不能只靠口才或神学知识建立属灵的权威,而必须以真实、圣洁、敬虔的生活作见证。讲道者若口中传真理,生命中却充满非真理,那么他所传的信息终将成为别人的绊脚石。反之,若一位传道人活出了所讲的道,他的生命就自然成为神信息的出口,使人看见福音的真实性和能力。

综上所述,神的拣选绝非只是抽象的神学教义,而是能够在真实生命中被辨认出来的印记;这也不是一个模棱两可的信仰体验,而是透过圣灵在人心中的运行而可以被印证的事实。那么,你是否在听见福音之后,不再迟疑、冷漠,而是心被恩感,理所当然的起来服侍?你是否经历圣灵的光照,使你看见自己的败坏、痛悔而归向神,并从此立志顺服基督、背起十架跟随祂?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
  • 首页
  • 留言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