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和合本
一.何谓《和合本》
《和合本》圣经是目前华人教会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圣经译本,但是你是否真的了解《和合本》呢?你是否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这本圣经,她是由于什么缘故而面世吗?你知道她已经面世多久了吗?现在,让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吧。
所谓「和合」,就中华文化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焦点,乃是指「事物与其所处的环境调和相合」。顾名思义,《和合本》的面世与当事教会期待合一有直接的关系。
《和合本》不是新教入华后的第一个一本,其实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和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Gützlaff,1803-1851)等入华宣教「先锋」们,都出版过华文圣经。正是因为当时华文圣经版本的繁多和互不接受,才促使了《和合本》面世的必要性。
在1890年5月,有四百多位在华宣教士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大会。在这大会中,大家强调了用跨越宗派,三大圣经公会互相合作,共同翻译,从而达成中国教会的彼此合一。最终,大会的结论是「圣经唯一,译本则三」——「深文理本」 、「浅文理本」和「官话版本」。当然,这个努力最终没能实现。1907年在上海召开的宣教士大会中,就正式决定终止《浅文理和合本》的翻译。而《深文理和合本》早于1902年出版。我们今天所论述的这个《和合本》,也就是我们手上一直在使用的《和合本》,则是第三个版本,即是《官话和合本》。
《官话和合本》的翻译十分不易,单单新约部分就耗时十七年之久。最终,《官话和合本》于1919年4月22日正式出版,从而开启了华人教会在圣道(译本认同)上的合一之旅。是的,这就是我们手上的这本圣经的基本由来。
二.百年的祝福
正如上文所言,「和合」乃是强调共融、合一,那么《和合本》是否有达到最初寄托她的期望呢?过了一百年,我们今天是否仍然认为这个版本还在祝福教会呢?了解这两个问题,或者可以帮助到我们更加的珍视我们手上的这本圣经。
正如当日宣教士们所期待的,借着一个译本让华人的教会逐渐地达到共融、合一。对于这个期待,我们今天可以从全球华人教会对《和合本》的青睐与肯定得到答案。确实,华人教会今天通常认为华人的圣经版本就应该是《和合本》。
其次,随着时过境迁,《和合本》中有许多的用词、表达等好像已经慢慢的不习惯于这个时代,于是大家开始努力让《和合本》与这个时代对接。所以,我们今天的《和合本》又称为《新标点和合本》。当然,大家对此仍然不满意,所以开始有了《新译本》、以及2010年出版的《和合本修订版》等。然而,尽管有这么多的版本面世,《和合本》至今仍然没有被取代。这当然不是由于我们迷信《和合本》而已,也是因为实实在在的经历到了《和合本》的祝福。以我所服事的教会为例,许多的会友可以整段,甚至整卷的背诵《和合本》的经文内容等。这些都充分的证明,《和合本》知道今日仍然祝福着教会的合一、教会的会友。
三.从译本阅读到解经理解
我们在读经的时候,要培养聆听的情操,也就是要有受教的耳朵,在生活的各种情况能找到神的旨意和呼召。读经时也可以顺便写灵修日记,记录自己对神的想法、经历和祷告。在读经前,要静默等候神,使我们能听到神的声音,能感悟到他的同在。藉着祷告,祈求神唤起、充满和光照我们。在读经的时候,唐崇怀牧师建议到,要“慢慢的、细心的、敬虔的、安逸的、专注的…让经文渗透进入脑海、理智中。”“慢慢”,这意味着:读经时不可匆忙,要以爱慕的心态来关注圣经的内容;要一再地读,让神的话语渐渐感动和进入我们的心灵;以心读、声读。“细心”,这意味着:不是乱读,要参考注释书以寻见经文的原意,如此方能真正聆听神的话语,而非利用神的话聆听自己的声音。将注释的要义或概要抄下来,抄得不必太仔细或太全;将注释的要义“存在心上”/“半背”,使得我们每次看经文就会自然联想到这经文的注释,使经文及其注释在我们的心灵中合一。“敬虔”,这表示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自己是在神的面前,已进入与神对话的神圣过程中;心里安静,不要让各种忧虑或乱想打断我们读经的宝贵时刻。“安逸”,这表示:读经是享受的时刻,我们欣赏神的同在,也安然品味神的话(如羔羊在青草地上慢慢吃草似的);“柔和”地读(“三不”:不紧张,不着急,不勉强)。“专注”,意思是:等于“把你的所有奉献给经文本身/将你的一切投入于经文”。最好用大量或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诵读的部分。然后就是默想,把所读的经文与自己的处境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后藉着祷告对神的话语做出回应。
我们现在要谈“用什么样的形式,才可以更好的来学习圣经呢?”学习圣经最好、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就是系统性的学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系统性的学习会融合贯穿与学习对象有关的一切知识,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真谛豁然贯通。唯有有系统性的学习才能让人真正得到更全面的知识。
随着教会的发展和时代迅速的转变,为了宣教与护道的考虑,教会必须认真地学习认识它的信仰和维护真道的纯洁性/正统性以抵挡一切虚假而微妙的种种攻击。在实行如此艰巨的任务,教会必须细密详尽地解释它的信仰并且条分缕析地将此信仰宣示于众。这样细密、详细、全面与有条理的认识是为了能够构造一个滴水不漏的信仰(神学)体系。唯有具有良好装备,才有一定的恩慈与能力在属灵争战的前线“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10:4-5)。这就是保罗所说的属灵争战:以神的道当作宝剑,抵挡一切属灵又黑暗的掌权者。但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这也包括没有学习的好方法:学习得不彻底,不仔细),没有深入理解并掌握神的话,那我们就等于让自己不合用,没有资格参加这场战争,也非常对不起上帝的呼召,甚至妨碍了神的工作,被黑暗的势力诱导和利用。
系统性的学习是对上帝的负责:我们必须珍惜上帝所赐的真理(要好好学习);是对自己的负责:我们对所信的东西要有拥有感,也有爱,想用最好最理想的方法窥视,探视信仰令人赞叹的奥秘;对他人的负责:我们要更全面、更合理地学习是为了可以更有效率地更有责任地将这个真理教导给主的群羊,以作为他们属灵的营养。这也表现出我们对真理的忠心和诚实。我们在学习真理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条理和原则去学,为了避免断章取义这种歪曲真理的普遍弊端。系统的学习方法主要不是强调形式要合乎固定的规范,它原本是一种严格追求真理的精神,所以在一切学习、思想,或研究活动,一个有这样精神的人会注重思想概念上的一致性,思想体系上的连贯性。系统性也要求我们学习时不可随意寻章摘句,要前后一致,因为只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才能够尽量近于道,不会很主观地做出自己的有偏见的判断。不光如此,系统精神之所以能够使我们更接近真理,因为它要求我们不要停止于“知其然”而已,而更要“知其所以然。”信心要求我们在真理上“穷千里目”,系统的精神帮我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更上一层楼。”
因此有系统性的学习是要求我们要忠实圣经,不可随意寻枝摘叶,要让圣经的真理,按照圣经的原义,在我们的思想里具有连贯性地,扎扎实实地扎根和结果。
牧羊,5期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