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2
-
每日灵修默想
00:00/03:23
【由於軟件不能讀希臘文,所以採用拉丁讀音代替,讀音和原字讀音有差異,特此說明!】
今日读经:出27-28;代下10;可11
灵修文:
多二12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
保罗几乎将恩典(福音)以拟人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古特立、麦克阿瑟),特为表明恩典带来了一个「教导」事件(唐书礼)。「现在式分词παιδεύω(教训)和它的受词ἐγώ(我们),一起将神恩典的显现描述为一个持续的事件,并说明其目的或结果。(唐书礼)」换言之,救恩带来的教育意义是极大的。就希腊原文来看,παιδεύω(教训)有「教育」和「管教」之意,从而我们可以发现恩典的教训有两个层面:消极面来说,为要除去一切不好的;积极面来说,为要建立那些美好的(斯托得)。
请注意,无论是要求除去还是要求建立,都不只是一种告知或指教,更是属灵的诫命,也就是命令和禁令,如君主所颁布的法律一样(亨利)。是的,这恩典就是福音,是信徒内在的生命。通过恩典地教训,信徒从生命内在到生活表现都得到了规范(亨利)。从此,信徒在恩典的教导中,「『弃绝』旧有的生命,过信的生活」;从「不敬虔,转向敬虔」;从「自我中心,转向自我约束」;从欺诈人,转向公平待人(斯托得)。在这恩典的建造里,信徒终于能敬虔度日。
要敬虔度日,就必须离开罪。所以,保罗提出,在恩典中信徒要「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除去」(ἀρνέομαι),这个关身形主动意分词的含义是「拒绝」、「否定」或「否认」。就文字本身观察,应是指「一种刻意的行动,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说『不』。(麦克阿瑟)」我们早前的灵修文中已谈过,信徒得救后便获得了真自由,也就是可以犯罪或拒绝犯罪的自由。在堕落之中的人原已失去这自由,但在基督里我们重新得了回来。另外,我们也曾引用了布雷克的观点,确定神并没有为得救的信徒除掉旧人的性情,而是让信徒直面旧人的性情与新人的律(圣灵),好让其作出顺服圣灵的抉择。所以,真信徒就如同始祖亚当在伊甸园中要面对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的抉择一样,需要做出正确的抉择。而这正确抉择的力量,就是神的道和圣灵的大能。这并不说明救恩是可以抗拒的;相反,这恰恰说明了神的护理,以及人若靠主行在其中就必得胜。只是,人也并非总是得胜的。一旦失败,人将要接受管教。因为恩典的教训不仅有教导,也有管教。居于此,保罗要求信徒在面对罪恶时,总要做出主动地、有意识地拒绝。「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亨利)」所以,在基督里的他们,完全有能力向罪做出拒绝。如果我们的经历不是这样,就说明我们还是体贴旧人的性情了。这非常危险,经上教导说:「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六8)」又说:「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八6)」所以,信徒总要靠着圣灵主动地、有意识的拒绝「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
「不敬虔」(ἀσέβεια)的原意指「不敬畏上帝」、「否认上帝」。麦克阿瑟认为,保罗所说的是那些对神缺乏委身的信仰行为。这些人口头上宣认自己是信徒,但他们的行为与所宣认的完全不一致。正如以赛亚所言:「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赛二九13)」就唐书礼看来,这不敬虔的生活,就是依然保持之前那与偶像文化或当地文化认同的生活与生活方式。就奥古斯丁看来,不敬虔会影响我们对未来国度的盼望(ACCS),所以除去这不敬虔的心必须坚决。
紧接着,保罗要求信徒还要除去「世俗的情欲」。所谓「世俗的情欲」原文由两个字构成,分别是κοσμικός(原意指「世俗的」、「物质的」)和ἐπιθυμία(原意指「私欲」或「贪爱」);麦克阿瑟认为,「世俗的情欲指的是那些可能我们未犯,但心里想去犯的罪。」在希腊文化中,「情欲」(ἐπιθυμία)原是中性词,但在新约圣经中多数用作贬义,特指与神相对立的世俗伦理(古特立),张永信说其是「属于世上人追求的东西」。屈梭多模劝勉信徒说:「世俗的情欲所追求的,是会在今生里灭亡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要与这些东西有任何瓜葛。(ACCS)」
从信仰的表现来说,信仰是一种世界观。我们不能说信仰等于世界观,但信仰是构成世界观的根本基础。「世俗的情欲」显然是属罪恶世界的世界观影响之下的欲望,就文字来看,我们可以理解其主要形式是唯物主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然而,信仰基督的人,他们的世界观却是以神为中心的。这世界观将促进信徒去操练一些积极的,美好的信德,就如自守、公义和敬虔。这三个信德所要建立的,是基督徒的基本人生观,分别是对自己、对邻舍、对上帝(唐书礼、古特立)。
论到对自己,保罗说要自守。所谓「自守」(σωφρόνως),原意是「慎重的」、「节制的」、「自律的」,麦克阿瑟说这个副词的「基本意思是,有一颗纯全的心」。这个信德对于信徒的重要性,从本书出现的频率之高可见一斑。这个词的不同形式已出现了至少四次,分别是一章8节,二章2节、5节、6节等。现在,保罗再次使用这个词来说明信徒应当建立起以圣经为基础的世界观,也就是依据圣经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判断能力,从而避免自己在不敬虔和世俗情欲上有份(麦克阿瑟)。信徒若要过得胜的生活,就必须逃避私欲,委身教会与敬虔的人一同追求(参提后二22)。这逃避和委身,就是自守的表现了。
人被造具有强烈的群体性,所以不可能独自生活。因此,保罗要求信徒在群体生活中必须保守公义。所谓「公义」(δικαίως),原文指「公义」、「正直」,基本的神学含义是「忠心地、毫无保留地遵行神的道,因为那是神所定的公义标准。(麦克阿瑟)」古特立认为,这是信徒群体生活中,遵行神旨意的模样。这说明了信徒在这世上,绝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也不能仅仅为家人而活,当然也不能仅仅为眼前的世界和世界上的责任而活,尽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态度。因为,这一切都是人生的次要目的;人生的主要目的是荣耀神。所以,信徒行公义的目的是要始终为主而活(亨利)。什么时候信徒才能真正彼此相爱?就是当我们都为主而活的时候。
所谓「敬虔」(εὐσεβῶς),原意是「有敬虔的态度」。麦克阿瑟指出,「自守」与上帝持续更新信徒的生命有关;「公义」则是被更新的人在群体生活中发生好的改变;所以这「敬虔」「可能是指我们与神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亨利表示,这是指信徒在敬拜与服事中向神尽上自己的本分,让自己的生活动机与荣耀神牢牢结合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顺服神、依靠神、尊重神、遵守神所有的诫命。古特立也认为,既然「不敬虔」是指不敬畏神的生活样式,那么「敬虔」必然就是指敬畏神的生活样式了。
保罗认为,神的福音恩典要教训信徒,「在今世」活出这些美好的信德,从而作得胜的属灵人。是的,真正得胜的信徒,他无论是个人的灵性操练,还是在群体生活之中,抑或与神的关系,始终都保守自己在真道与圣灵的引导之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敬虔度日。那么,本节所提的消极面和积极面,你操练的如何呢?你将如何在往后的时间里,操练敬虔度日呢?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