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宣教的动机

作者: 多馬 【 原创 】 2025-07-07

 

腓一15-17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

 

引言

保罗的个人被囚经历,激励了许多腓立比的信徒,让他们也能放胆无惧地为主作见证。对当时的教会来说,这似乎是他们所面临的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然而,后来却证明,这一切的遭遇实际上是神圣的计划,让保罗有机会将福音传给罗马的御营军。我们可以想象,许多早期基督徒可能会这样想:如果主能在保罗生命的困境中行大事,或许也能在他们面临逆境、阻碍和考验时,成就祂的伟大工作。然而,保罗的心态可能与此不同。他传递给腓立比教会的消息,目的是为了鼓励他们。虽然保罗乐意看到福音因为一个复兴的教会而被广泛传播,但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得知,教会的实际情况并非如保罗所期待的那么完美。特别是在传扬基督福音方面,教会中混杂了许多动机。

 

虚伪的丑恶

很难想象,竟会有人出于妒忌、纷争,甚至结党之心去传扬基督。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令人震惊。许多时候,传道人的困难并非来自教外,而是来自教内,甚至来自同为传道的人。如果按保罗的论述,这些人更应被称作假教师。我们可以理解这一点,尤其是在当下,类似的丑闻时常发生,甚至在我们的周边就发生了传道人举报其他传道人的不当行为。假如我们身处其中,也许会愤怒不已:这些人怎能称作传道人?然而,保罗的态度却不同。对他而言,尽管这些传道人动机不纯,但福音仍然被传开了。他认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福音能够传播就是一种积极的结果。传福音的动机确实可能有虚伪的成分,很多人可能出于灵性复兴和热心,但也有一些人传道是为了个人利益。比如,有些人出于虚伪目的奉主耶稣的名行异能,或者希望通过传福音来争夺教会中的领导地位。无论他们是什么动机,这些人的行为给囚禁中的保罗带来了更多的痛苦,但保罗并不介意。对于他来说,重要的不是个人的痛苦,而是福音是否被传开。保罗完全献身于福音,他将自己当作祭物,毫无保留。正因为如此,即便他身陷监狱,这也成为他传扬福音的机会。即便那些传福音不出于真心的人增加了他的苦楚,他依然能够容忍并专注于福音的传扬。今天,我们的传道人和信徒如果能像保罗那样全心全意地为主和福音委身,福音必将更加兴旺,这个时代的景象将因此而改变。

 

真心的美善

虚伪的动机往往比真实的动机更为复杂,保罗花了很多时间讨论这些问题。令人欣慰的是,还有许多人出于好意和爱心传扬基督。这些基督徒在见证了保罗坚定的信心后,深受鼓舞。若没有保罗设下的榜样,他们或许无法如此热心地为基督服事,也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效。他们感谢保罗,并希望保罗也能分享到他们所经历的祝福,盼望他们自己所获得的勇气能够鼓励保罗。这些忠心的基督徒在传福音时,所表现出来的好意和爱心是显而易见的,与那些敌对保罗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的传福音出于自私的野心,他们只是想利用听众来提升自己的声望。他们并未自称是耶稣的仆人,而是希望让听众成为他们的仆人。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保罗要为腓立比教会的信徒祷告,好让他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不断增长,使他们能够活出诚实无伪的生活(腓1:9-10)。时至今日,嫉妒、自我中心、对教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渴望等负面动机,依然在基督教会中潜藏。纵观周边的教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就是为了在教会中取得一些所谓的权柄吗?保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来检视这些动机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深刻的回应。保罗的福音委身完全超越了个人得失,正如他自己所说:「活着就是基督。」(加2:20)他的生活见证了他所传讲的道,因此,当他劝勉腓立比信徒行事为人要与福音相称、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靠主喜乐时,腓立比教会的人必然会深受感动。只有像保罗那样完全委身的人,才会为福音不计较任何代价。

 

结论

教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的嗜好和偏见,因为每个基督徒的成圣程度不同,对神旨意的理解也不断在变化。然而,这些次要的差异不应超越基督宝血救赎罪人的基本真道。我们应当把对基督的认识置于所有事情之上,关注我们是否有共同一致的理解——那就是福音的真理,福音能拯救人心。在我们生活中,若我们把其他事物置于基督认识之上,那么我们便没有按照神所设定的优先次序而生活。

作为基督徒,我们事奉的动机是什么?我们是否出于爱基督和爱人的心而服事,还是仅仅为了掩饰我们自高自大的企图?我们的动机是否掺杂了私心?基督是否已经洁净了这些动机?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并审视自己内心的真正动机。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
  • 首页
  • 留言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