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一课:教会的意义
第一课:教会的意义
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一23)。
「我们必须保守与神的真教会合而为一的心,因为她是一切敬虔之 人的母亲。(加尔文四1)」
作为一名基督徒,「人生首要的目的就是荣耀神,并以神为乐,直到永远。(小问答,1)」欲达成此人生目的,就必须藉着委身教会,从而委身基督。因为,「神将这外在的帮助交托教会,使传福音的事工兴旺。神兴起了『牧师和教师』(弗四11)好藉着他们的口教导自己的百姓;神赏赐他们权威;最后,赏赐使信心成长和有次序的一切。(加尔文四1.1)」可见,信徒若要得着成长,就必须委身教会。既要委身教会,我们就必先了解教会是什么。否则,委身就不能发生。本课主要从圣经原文讨论「教会」一词的含义,并圣经中关于教会的比喻等着手,尝试将教会的定义向信徒作出简明表达。
一.就文字意义而言
认识教会的定义,第一步我们当然要从文字着手。我们的圣经原文主要是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所以这里我们就从这两种文字,选择圣经较为常见的单词,进行简略地分析。
1.希伯来文
在希伯来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用以表达「教会」的单词。其一是קָהָל:意为「呼召」,强调「召集一个聚会」。其二是עֵדָה:意为「指定」、「在指定的地点见面或集合」(参出十二6;民十四5;申四10等)。这两个单词本是同义词,经常被不加区分的使用。就词义的背景本身,大概更多是指向以色列社会;但קָהָל确实又表达了百姓真实地聚集在一起(伯克富,864-5)。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这单词所表达的是强调会众的聚集。这里所论及「会众」的大会,基本可以确定是指「耶和华的会」。所以,从拣选的角度理解,以色列人在属灵上就是一个真实的教会(虽然不用这个名词)。
2.希腊文
συναγογή:意为「聚在一起」、「集合在一起」,强调一个集会。一般上专用于犹太人的宗教聚会,或他们聚会的建筑物(参太四23)。
ἐκκλησία:意为「召集出来」,强调一个召集的行动(参徒十九32、41)。强调教会的根源是神的呼召,神儿女乃是由于神的呼召而成为一个荣耀的教会(伯克富,865)。这也是圣经中最常用的词汇,强调某个特定地点的信徒圈子(地方性教会,参林前十一18等)。当然,该词也用以表达一个健全的教会,甚至是一个教会群体(宗派,参徒九31);甚至有更广泛的含义,如指向耶稣基督的身体——全地的教会(参林前十二28等)。通过对该词的研讨,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指向,即教会是与基督联合的群体(基督的身体,参弗一22-23等)。
3.小结
基本上我们可以认定,无论是希伯来文还是希腊文,这些用以论述教会的词汇综合起来观察,它们的基本含义就是:召集或聚集。这是强调一个群体,是一个有属灵目标的集会。由此可见,教会是蒙神呼召的子民的聚集,神要藉着教会成全信徒,并藉着教会向黑暗的世界发出持续的呼召。
二.就神学意义而言
关于「教会」的神学含义,在本课我们主要从圣经中,用以形容教会的比喻作为观察。并特别选择了几个在日常教导中较为常见的比喻,如基督的身体、神的殿等作为论述的主要内容。目标在于帮助信徒明白教会的基本神学属性。
1.基督的身体(弗一23;西一18;林前十二27)
关于「基督的身体」这个神学话题,在圣经中出现了多次。就这个比喻而言,大致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第一,指单个地方性的有形教会,强调教会需要彼此成全——身体所表示的乃是彼此的关系,并与基督的关系。第二,指普世性的教会,强调教会与教会之间也是一种属灵的成全。因此,任何单个教会都不是独立于整体之外,乃是在整体之内。教会与教会之间,也是彼此成全的关系。第三,强调教会的合一性,这合一的保障是同一个头——耶稣,从而我们成为同一个身体,彼此为肢体。第四,教会是基督升天之后在地上的彰显,强调属灵的恩典在有形的教会中持续的表现;不过,这不是天主教会所提的「继续的肉身化」(详可见:伯克富,867;艾利克森III,287-8;古德恩,868-9)。
2.神的殿(林前三16;弗二21;彼前二5)
我们可以从经文观察到,教会是「神的殿」这个比喻的指向是:第一,圣灵居住在教会中——这是强调教会的属灵性与其荣耀的本质。第二,教会是靠着主被建造,成为圣灵居住的所在。就此而言,服事教会应当保持相当的警醒,不可用人的办法或手段来建造(参申二七5-6)。第三,信徒是用来建造「灵宫」(圣殿)的活石,所以信徒与信徒之间乃是彼此建立的关系,并且是靠着耶稣基督在至圣真道上建造自己(参犹20-21),从而合适主的教会,也就是在爱中建立自己(参弗四16)。第四,强调教会是圣洁的、不可侵犯的,圣灵内住赋予了教会尊贵的特性(详可见:伯克富,867;艾利克森III,290-3)。
3.新耶路撒冷(加四26;来十二22;启二一2)
新耶路撒冷,或称为在上的耶路撒冷。这个比喻的焦点当然是相对于旧耶路撒冷而言。所谓「旧耶路撒冷」,就是在地的耶路撒冷,是属于肉体以色列人的首都。在神学立场上,我们知道,这里使用新耶路撒冷一词时,是把新约与旧约作一对比,即表达了旧新约的统一性。如此,不但说明了旧约教会与新约教会是同一教会;又表达了旧新约的区别性。在旧约,当耶路撒冷一词用在以色列民身上时,表示她的局限性——只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在新约则是指耶稣基督的全体的教会。这样说来,旧约教会是有局限性的,新约教会则是普世性的;旧约教会好比孩童,新约教会则是成熟的。
再则,从启示录二十一章12到14节我们看到,那新耶路撒冷的十二个门上,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而城墙的十二个根基上,又写着十二位使徒的名字。这样的描述,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群被赎的子民代表了旧约神的子民(十二支派)与新约神的子民(十二使徒)。也就是说,新耶路撒冷是由旧约的子民与新约的子民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即基督的真教会(加尔文,364;参启二一11-14)。
然而,就圣经的教导而言,我们知道旧约圣经教会是新约圣经教会的影儿(参西二17;来十1等)。在旧约圣经教会中,耶路撒冷被称为耶和华的京城(参太无35等)。但在上的耶路撒冷,也就是在基督里要赐给我们的,就是荣耀的教会。这在上的耶路撒冷所要表达的内涵是:第一,教会就是神的居所;第二,在这里神将与他的百姓相交;第三,在地的属灵领域。
4.真理的柱石与根基(提前三15)
柱石(στύλος),就文字的含义来说,是指「柱子」,表示一个能作为支撑的柱子。我们基本上可以理解,这是表达以真理作为教会的支撑。根基(ἑδραίωμα),原文的意思是「依靠」或「支柱」,从和合本的翻译来看,乃是指教会的基础。即是说,如果不是以真理为基础,以真理为支撑,就不能建构起真正的教会。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可以归纳:第一,真教会必须以圣经真理为基础,这也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所提出唯独圣经的基本含义。第二,这个比喻所指的乃是一般的教会,即每一个真教会;换言之,真教会都是以真理为关键核心的。第三,这个比喻强调教会是真理的守护者、堡垒、捍卫者、践行者。第四,教会必须与神同行,以抵挡神国度的一切仇敌,也就是靠主行真理。
5.其他更多的比喻
教会是一个荣耀的大家庭(参提前五1-2)。在这个家庭中,上帝是众信徒的父(参弗三14等),信徒是上帝的儿女(参约一12;林后六18等);信徒之间彼此为弟兄姊妹(参太十二49-50;约壹三14-18等;古德恩,868)。这个视角对于信徒向教会委身,是非常关键的教导。再则,通过这个比喻,我们知道基督教信仰不是「出家」,而是「回家」。基督徒不是「去教会」,而是「回教会」。真信徒必须明白,我们的身份首先是基督徒,其次才是社会人。
教会是基督的新妇(参弗五32),是已经许配给了基督的童女(参林后十一2;古德恩,868)。施洗的约翰也比喻说,耶稣是新郎,他是来迎娶新妇的(参约三29)。这个视角帮助信徒理解教会如何向主耶稣来表达自己的忠贞,从而追求单单属于耶稣基督,而不在属灵上成为了「行邪淫的」。
当然,在圣经中还有提到许多其他比喻,如神的子民(详可见:艾利克森III,285-7)、葡萄树上的枝子(约十五5)等(详可见:古德恩,868)。每一个比喻都表达了充分的神学意涵,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信徒应该了解的。
小结
真教会的根本是神呼召的儿女的聚集(伯克富,879-80),因此教会必须是合一的、是属灵的。再则,教会必须要带领信徒与神相交、与神同行,并持守真理而成为基督的见证人。教会是属于主的,是神的产业。当信徒聚在一起敬拜神的时候,就被分别为圣了(伯克富, 866-7)。
附注:
在大陆教会中有许多信徒,总是很难分清楚「教堂」和「教会」,在此我们简略梳理。教会(Church)一词在英文世界中,可以理解为「教堂」、「教派」或「堂会」(艾利克森III, 271-3)。而中文中「教堂」指教会的教产,即地方教会坐落的房屋;「教会」一词在广义上表示会友与教产;狭义上表示属灵的团契,通常指一种公共的聚会(托马斯,13问)。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