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胜过死亡与罪恶
-
音频
-
胜过死亡与罪恶
00:00/03:23
罗马书六章6-11节:5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6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7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8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9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10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 神活着。11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 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
今天是今年的受难日,也就是教会用以纪念耶稣基督为我们钉十字架的日子。另外,我们也在今天呼吁弟兄姊妹操练自己,通过禁食祷告操练与基督同行。当然,我们在地上的所有苦难的操练,都不足以同感于基督的受苦,但却也能藉着操练有份于基督的受苦,从而建立有基督的敬虔生命。
为什么我们说是「有基督的敬虔生命」?这是因为有些人虽然有敬虔,但却不是由于基督,也不是为了基督,所以他们的里面根本没有基督。这类敬虔,就神学层面来说,不过是假冒为善而已;就社会层面来说,不过是道德榜样而已。其实,这是撒但的诡计,他想要从人类社会中偷走我们对神的真敬虔,给人类塑造出一些虚假的敬虔来。因此,这受难日的崇拜也不都是属灵的。如果我们不是为了建立与神更加亲近的属灵真实,那么这场崇拜便是一次假冒为善的虚假表演而已。求主保守我们,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要过受难日,为什么要过复活节。
所以,本次的预苦期灵修文打破了传统意义的每次灵修,而是用专题方式深入讨论了相关的信息,期待能帮助到各位弟兄姊妹,建立起更合乎真理的信仰。因此,我们今天主要论述如何胜过死亡和罪恶。
就经文本身来看,这里保罗所论述的是关于受洗的真理。保罗强调,当信徒受洗的时候,便是与基督同死;同时,也宣告了在基督里与基督一同复活。从此以后,在基督里的人要活出有基督的敬虔生命来。这有基督的敬虔生命,就是要保守自己在基督里。
「在基督里」(ἐν Χριστῷ),这是改革宗神学的核心信息,强调真正信仰的关键要素。当信徒藉着圣灵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同埋葬、同复活的时候,便是在基督里活着。保罗曾见证说,自己活着就是基督(参腓一21),便是关乎这个「在基督里」的神学的真义。「在基督里」,信徒要胜过罪恶的权柄,活出圣洁的生活。这是联结于基督的果效,是重生之人的成圣生活。
原来,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完全地代替了我们,他的死的功效和复活的功效,如今都归算在我们的身上。因此,我们这「在基督里」的人,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参林后五17)。所谓「旧事」,当然是指在第一亚当里面的旧人以及旧人的生活,这些因为「在基督里」这个荣耀的恩惠,都成为了过去。所以,真信徒因为在基督里便能得胜——胜过罪恶的权柄,胜过死亡的阴霾。
下面,让我们回归这段经文,对其中的几个关键字词进行必要的解释。
「旧人」(ὁ παλαιὸς ἡμῶν ἄνθρωπος),这个短语的基本含义是「我们的旧人」。这里的παλαιὸς(旧)在LXX中常指需要被更新的旧约(参耶三一31),保罗以此来表述亚当里的旧创造。名词ἄνθρωπος(人)不带冠词,强调本质属性而非个体——也就是说,指全体人类而非某个人。从这里我们便可以晓得,在亚当里面所有人都落在罪恶之中,都需要被更新。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被更新的恩惠,因为新约只是为蒙拣选的人所预备。改革宗信仰非常强调,救恩不是部分人性的改良,而是整个旧亚当生命的替代(更新)(比利时信条,24)。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便是要解决这个旧人的问题。因此,这里提到旧人要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同钉十字架」(συνεσταυρώθη),这个词的简单含义就是「一起钉十字架」。当动词σταυρόω(钉)以第一简单过去式被动语态出现的时候,是为了强调神主权的救赎行动。本处的前缀συν-表明信徒在基督的钉死中有机联合,正如加尔文所言,基督的十字架若不成为我们的十字架,就与我们无益(要义,2.16.5)。所以,胜过罪恶和死亡的根本原因,便是要与基督同钉十字架。而这同钉十字架的目的是什么?不正是要消灭罪吗?
「罪身灭绝」(καταργηθῇ τὸ σῶμα τῆς ἁμαρτίας),该短语的基本含义是「为了使有罪的身体被废除」。这里的动词καταργέω(废除、使成为无用处的),在新约圣经中特指基督对黑暗权势的废止(参林前十五24)。该词在本处是第一简单过去式被动假设语气,表示使其被废除。本处的主格名词σῶμα(身体),在本处应该不是指物质躯体,而是指罪作为权势的载体。这里的动词(καταργέω)采用被动语态,显示这是神单方面的作为,而非神人合作的结果。
改革宗信仰的五项要义中,第一项便是指出人全然败坏,通过这一项要义我们便确定了人不可能靠着自己得救。同时,我们又看到五项要义中的第四项,不可抗拒的恩典,从中我们发现得救是神强势的作为,并且不受人的干预。所以,称呼这所成就的救赎为「复活」,的确恰如其分。毕竟,在复活这件事上,死人自身不可能有任何的参与,完全是外在的、被动的结果。基督的救赎恩典在我们身上成就,正是如此。但是,这并不是表示得救之后的我们不需要尽上信徒的本分。
「向罪死、向神活」,这里存在一个现在和永恒的对照。当我们真的「在基督里」,我们便已经彻底地与罪断绝了关系。这种断绝,便是真正的死。所谓「死」便是隔绝,所以「向罪死」便是与罪彻底的阻断。这是成圣生活的消极意义,也就是要远离一切的罪恶。对于这个信息,我们不得不知道的是:第一,远离罪恶当然是圣灵对我们的保守的结果;第二,我们也必须为此做出信徒应当的努力。
然而,「向罪死」显然还是不足够的,所以要有更积极的建立,这便是「向义活」。当上帝的救赎改变了我们的身份和属灵的地位之后,我们便需要活在这个新的身份和地位之中。信徒绝对不能在得救之后,仍然生活在罪恶的光景里头。如果是这样,我们便不是真信徒,说明我们还没有胜过罪恶和死亡。然而,真正胜过罪恶和死亡的,便是不再生活在罪恶的权势之下,也不再过着死亡的生活;乃是让基督活在我们的生命里头。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如海德堡要理问答第90问所表达的,信徒要每日治死旧人,让新人活过来。
因此,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这荣耀的救赎今日是否真的被你完全认信,完全接纳,且成就在你和你的家庭中呢?今日的灵修文将如何影响你对救恩的整全认识呢?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