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复活基督的显现

作者: 李牧师 【 原创 】 2025-04-19
音频
复活基督的显现
00:00/03:23

约翰福音二十章19-23节:19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20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21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22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23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耶稣死亡带来的恐惧,依然萦绕在门徒的心头之上。尽管已经听见了耶稣复活的信息,但是他们依然不敢相信。就是在主复活的那天晚上,门徒们暗暗地相聚。他们把门窗关得严实,因为他们心底里害怕犹太人。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很可能心中担忧被耶稣牵连。不过,这里有一个矛盾是我们必须发现的:如果他们担忧被耶稣牵连,又为什么要举行私下的聚会呢?这个聚会不正是以耶稣的名誉吗?其实,这种复杂的情绪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通过这个复杂的情绪,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和我们其实并无两样。因此,他们日后刚强地宣告福音,必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是我们需要去察觉的。毕竟,我们如今却是和他们很像。如果那个激励他们的动力,也作用在我们的生命中,那么我们便也就能如同他们一样的刚强了!

让我们继续推进这个思想。基本上我们可以确定,门徒暗暗地聚集的本身,既是软弱的,也是勇敢的。他们的软弱在于面对耶稣的十字架,显得无力;他们的刚强在于他们承认自己的软弱——他们聚会时的行动,就是对自己软弱的承认。承认自己的软弱是非常宝贵的。因为人对神的坚定依靠,往往始于对自己软弱的深刻认识。认识自己的软弱,便是刚强的开端。在三天之前,耶稣基督被捕的时候,他们几乎都散开了。如今,他们再一次聚在一起,这个行动的本身也是一种刚强的表现。一个人落在软弱中,最大危险就是不承认自己的软弱,或者沉迷于软弱不愿意离开。显然,使徒们的行动值得我们反省。

另外,请不要过分的指责使徒们,毕竟他们面对的逼迫是大的。当犹太人把耶稣交给彼拉多的时候,彼拉多虽然没有查出耶稣有什么罪,但他却按照「政治罪」——犹太人的王——来处决耶稣。这显然是欲加之罪,虽然彼拉多再三的表示这不是他的意愿,但这确确实实是他的决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既然是「政治罪」,当然不会只针对一个人,肯定是针对一个群体。所以,使徒们感到恐惧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之所以说他们勇敢,便是在这样的恐惧之下,依然能举行聚会;怎能是没有勇气的人做得出来的呢?

使徒们所面对的处境,今日教会依然需要面对;尤其是这片土地上的教会,也正在被以这种方式入罪。所以,我们是否有勇气保守信仰的纯洁,追求在基督里做纯粹的信徒呢?这便关乎到使徒们得胜的动力,是否能成为我们今日生活的动力。倘若可以,我们当然可以如同使徒一样的服事、一样的勇敢。

本处括号中的「七日的第一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新创造的叙事——一方面表达了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另一方面也表述了教会在这一天经历了耶稣复活的生命,那荣耀的新创造(参林后五17)。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复活是上帝救赎计划的巅峰。基督的复活让一切的堕落,得到了抑制,让所有蒙拣选的人得到了荣耀的更新。正因为这更新,此刻显出疲态、被恐惧占领的使徒们,他日却成为能「搅乱天下」的主要力量。

基督死而复活,这个信息耶稣基督多次亲口预言。然而,就是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了,门徒们还是不能接受、不能认信。正因为他们对复活信息信得迟钝,所以死亡的阴霾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心头。尽管耶稣已经从坟墓出来,但是他们的心灵却依然被囚禁在坟墓之中。当他们把门窗都管得严实开始聚会时,从未想过耶稣就在他们中间。也许,他们只是为了缅怀而举行这种聚会;也许,他们只是为了畅想未来而举行这场聚会;也许,他们只是为了相聚……

我们不晓得他们聚会的动机,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从不曾想过耶稣就在他们中间。这种状态下的使徒,当然不可能更新这个世界,所以耶稣向他们显现,特为塑造他们。

耶稣突然出现在他们中间。关于这个叙事,我们需要费一点笔墨。天主教认为,复活的身体是超越物质的,所以虽然门徒们把门窗关得严实,但耶稣依然可以进到他们中间。记得二十年多年,我三自的培训中心学习的时候,那位黄姓老师也是这么教导我们的。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也受到这个错误教导的误导。我知道,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中,一定也有如同我这样被误导的。关于这一点,加尔文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发现:耶稣从来就在那里,因为他是无所不在的。所谓「显现」,其实是不可见的上帝以人可见的方式向人显明出来而已。也就是说,其他没有耶稣显现出来的日子里,使徒们在聚会的时候同样也经历在以马内利的真实之中。因此,基督不是从外面来到他们当中,而是不可见的基督向他们显明出来。是的,基督从来就在那里,因为他无所不在。有时候,我们似乎看不见耶稣的同在。但请不要怀疑,耶稣从未离开,他一直都在。

耶稣向门徒显现,并向他们问安,说:「愿你们平安」。「愿你们平安」(εἰρήνη ὑμῖν),这个短语在这个篇章中出现了两次。这说明,该短语非常重要。我们确信,希腊文εἰρήνη(平安),不仅指外在的平安,更指向旧约的שָׁלוֹם(shalom,平安),即与上帝、与人、与受造界完全和好的状态(参民六26)。在门徒恐惧战兢时,从死里复活的基督亲自成为「我们的平安」(参弗二14),瓦解了罪与死亡的权势。加尔文在《约翰福音注释》中指出,基督的平安不是逃避现实的慰藉,而是「在风暴中锚定灵魂的实在」,因为他已胜过世界(参约十六33)。所以,我们是否活在这平安之中呢?

紧接着有两个词很重要,我们需要进行特别的谈到。第一,「差遣」(ἀπέσταλκα),这个动词是完成时第三人称,意思是「派遣」、「差遣」。在本处,表达耶稣基督受父的差遣,如今他也照样差遣门徒。这是大使命的叙事,表达了教会的属灵传承。就文字分析来看,这个完成时态动词「差遣」,强调父对子的差遣是永恒且有效的行动,而子对门徒的差遣则是这一行动的延伸。改革宗神学强调,教会的使命根植于三一上帝的差遣,信徒是「基督的使者」(参林后五20),必须在世上继续基督的救赎之工(参彼前二9等)。

第二,「吹气」(ἐνεφύσησεν),这个第三人称过去时动词,意思是「他吹气」;指的是基督向门徒吹气。请注意,这个动作当然是具有创造性的叙事,因为存在创世记二章7节中表述,上帝将生气(πνοὴν)吹入亚当的鼻孔里。这两处的表述与用词相同,暗示着圣灵的赐予是新创造的开始。当然,耶稣的吹气是之后五旬节圣灵降临的预演,在圣灵的恩惠中信徒要从属肉体、属血气,转而成为属圣灵的人(参林前二14-15等)。

基督的显现不但解决了门徒个人生命问题,以建立他们刚强的灵命。更是解决健康教会的建立问题。耶稣表示,当门徒受圣灵之后,便能在教会中做属灵的治理。他赐给了门徒一个极大的权柄,就是能够赦免人罪,或留下人罪。可见,这不是指个人权柄,而是指教会权柄。这里的「赦免」(ἀφῆτε)和「留下」(κρατῆτε)都是法律术语,表达的是教会权柄的判决决定。我们知道,一间健康的教会,不仅需要对信徒有劝勉和鼓励,也需要对信徒执行惩戒。如此,便能帮助信徒远离罪恶的引诱,建立恩惠的人生。

基督,这首先复活的,荣耀的初熟果子,他藉着显现坚固自己的门徒,除掉了萦绕在他们心头的死亡的阴霾,让他们看见了复活生命的曙光。并且,差遣他们去建立教会,带领他们更新了整个世界。那么,同样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如何理解这个属灵的恩惠呢?这篇文章将如何影响你今后的属灵追求呢?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
  • 首页
  • 留言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