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6基督的再来
启示录一章7节: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
【时间仓促,未及修订,欢迎反馈,谢谢!】
相信你此刻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还没有论述耶稣基督受苦之前,先进入到再来的话题中。而且,下一周明明还不是受难周,为什么主要论述耶稣基督受难的话题。而下一周,也就是受难周,我们的灵修话题却主要聚焦在复活的论述之上。今年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希望能打破多年来的惯性,从而让大家知道,预苦期的操练更重要的是明白教义和教理,情感上的投入固然重要,却不能成为主线。这种节奏的打破,一方面是因为要将这两周都用来叙事这个重点;另一方面是期待从盼望着手,进而从永恒视角来探讨基督的受苦。因此,今日的灵修默想,就是接下来几天灵修默想的切入点——基督的再来。
每逢预苦期,信徒都会被教会呼召参与到基督受难与牺牲的默想之中,并且靠着基督操练简朴生活。然而,每次低头的沉思并非为了让我们低下头颅,而是为了让我们抬头仰望。即是说,基督为我们受了极大的患难,并且的的确确经历了死亡。然而,坟墓不是耶稣的结局,而是耶稣通往复活的道路。故此,我们要着眼于基督的复活。并且,那复活的主曾在众门徒面前升上高天,如今就坐在父神的右边。不过,他明确承诺,将来还要再来带领我们归向父家。这再来的应许,就是我们今日服事的动力与信仰的盼望之所在。所以,预苦期是为了窥见上帝所赐予的荣耀的盼望,而非在苦闷和绝望。
论到动力和盼望,就不得不谈一谈今日经文的处处。
启示录,大约在公元90年前后为主的门徒约翰所作。当时,教会正面临着来自结构力量、社会环境等逼迫,甚至偶像崇拜也冲击着教会,就是在教会内部也有信徒灵命软弱、摇摆不定的事情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信徒究竟该如何坚固自己爱主的动力,坚固自己跟随基督的盼望呢?使徒约翰从神领受了荣耀的启示,特为坚固那个世代的信徒,让他们窥见天国的奥秘,并基督再来的真实。即是说,约翰要藉着基督再来这个重要的教义,建立他们的动力和盼望。所以,本书的末了不仅主宣告自己必要快来,就是约翰也祷告说:「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参启二二20)。可见,约翰的确是以基督再来作为牧养信徒的最重要的方式,没有之一。
当一个小孩,被遗留在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会因为父母的承诺很回来接他而感到安心。同样,在这个多苦多难的世界中,真信徒也会因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承诺终将回来接我们回到荣耀的天国而安心。所以,基督再来的教义是整个基督教信仰中最要紧的教义之一。如果一个信徒虽然礼拜服事,却不期盼耶稣基督的再来,那么他的服事很有可能都是很表层的做做而已。
在我们这篇土地上,他们已经开始大面积的不让我们讲述耶稣基督再来的信息。显然,这是魔鬼对教会的有一个重磅攻击。因此,若有教会真的放弃宣讲耶稣基督再来的信息,便是放弃了这信仰的根基了。如果信徒失去了终极的盼望,那么他们的信仰当然只能沦落为眼前的功利了;所以,成功神学如今在我们这片土地,也算是尘嚣甚上了。
然而,基督终将再来,这是永不改变的信息。无论谁想要磨灭这个信息,想要从信徒的生命中夺走这信息,都终将失败。因为,对于真信徒而言,他们信仰的焦点便在于与主同在。这与主同在并非简单的今世盼望,更是永生的盼望。因为我们的主曾应许说:「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侍我,我父必尊重他。(约十二26)」主也祷告父神说:「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约十七24)」这些信息都充分证明了基督再来的重要性,以及基督再来的必然性。
让我们回到今日的选节,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看哪」(Ἰδού),这个质词表示了一个先知性的呼吁,即是说这是先知宣讲的典型开头(参赛四十10等);在本处要达到的根本含义便是提醒听众注意。的确,这不是轻描淡写的陈述,而是要听众为所听见的警醒,并产生敬畏的心。这里的「听哪」的呼吁,和后方所论及的「有耳可听就应当听」形成的重要的牧养关联。另外,也回应了申命记所宣告的「要听」的命令式呼吁。「听」,对于圣经信仰来说的确是极为重要的。保罗强调,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参罗十17),雅各也表示要快快地听(参雅一22)。这些教训无一例外的强调了信徒要信从神的真理,也就是要听从神的道。
约翰提醒信徒注意,那么要注意什么呢?当然是注意他的宣讲,也就是他所看见的异象。对于初代教会而言,耶稣基督再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他们当时普遍的认为,在他们那个时代耶稣基督马上就会回来。他们甚至误以为在约翰去世之前,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会降临(参约二一?)。甚至有很多人对于等候基督再来感到不耐烦,觉得耶稣已经爽约了。所以,使徒彼得告诉他们,其实不是主忘记了,或者他耽延了,乃是因为他宽容等候那预定悔改的人悔改归正(参彼?)。
使徒约翰在本处强调,基督的到来是真实的。这里的「降临」(ἔρχεται),原文意思是「来」,采用的是现在时第三人称关身形主动意动词,我们可以确定这里表示的不仅是「要来」,更是「正在来」。这便是我们所强调的,救赎进程理解中的「已临而未临」。基督的再来是一个正在进行时,而非不可捉摸的未来时。这样的表示便更加强化了信徒对于基督再来的认识的必须性,并警醒等候的紧迫感。
这里提到基督再来的时候要驾云而来,这显然和基督升天的时候乃是踏着云彩而去有关系(参徒一9-11)。基督再来的时候,众人都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这里的「刺他的人」并非单指十字架下拿着枪刺破耶稣身体的那人,而是指一切悖逆神的人;也就是一切不信基督的犹太人,和一切不信者。当他们看到耶稣降临的时候,便要哀哭。但他们的哀哭来的太迟,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这哀哭不是悔改的眼泪,而是审判之下绝望的眼泪。这眼泪是不被神所计算的。那荣耀的大审判将要来临,在地上的万族无人能够逃避。唯独在基督里的人,因着基督的救赎,得到了荣耀的释放。这些话是真实可信的,是我们信仰的根基。
亲爱的弟兄姊妹,这预苦期的操练特为帮助我们更加敬虔、更加进行。那么,你在这预苦期的操练中是否越来越敬虔、越来越警醒呢?你将如何在接下来的操练中,让自己与主更加接近呢?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