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六课:归正教会的双「五」

作者: 李牧师 【 原创 】 2025-07-21

第六课:归正教会的双「五」

 

 

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  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 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 神, 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一26-31)。

 

当我们委身一间归正教会,成为一位归正教会的会友。那么,归正教会最核心的基要信仰,必须成为我们的认信和坚持。本课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归正教会的信仰基要。首先,以论述对阿民念主义的抗辩的五项要义,作为归正信仰的基本宣告。其次,从宗教改革的「五个唯独」作为另一篇信仰基要宣告,以帮助信徒对归正信仰有基础了解。理论上,这一课的内容也可以选择采用贵教会的治会章程以代替;当然,特别是贵教会的信仰告白部分。

 

一.归正教会的五项要义

1.五项要义的背景

1610年,阿民念(JamesArminius死后一年他的学生们根据他生前的教训整合拟定了一份文件。并将这文件提交给荷兰政府,作为对《比利时信条》和《海德堡要理问答》的抗议。并要求必须按照他们提出的信条,对这两份重要的信仰文件作出修订。他们所提出的信条共有五条,分别是:第一,人的自由意志影响得救:认为人本性虽然因着亚当的堕落而受到严重的影响,但并没有因此而堕落到灵性上完全绝望。神固然要施恩给罪人,但他不会干涉到人的自由意志。每个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信主或者不信主。因此,信心在救恩之先,是人对自己得救所作出的贡献。

第二,有条件的拣选。认为人之所以能获得救恩,是因为神在创立世界以前,就已经预知了某些人会接受福音,因此神根据这预知而预定了那人得救。简而言之,就是人拣选了神,而非神拣选了人。

第三,无限的救赎(普世的救赎):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是赐给所有人的。但只有那些相信他的人,才可以得着这份救恩。即是说,基督的救赎本身是无限制地临到每个人的,只要人愿意接受这救恩,就会作用在他的生命中。

第四,可以抗拒的恩召:凡听见福音的人,圣灵都在他们的心中呼召他们做主的门徒;他也非常愿意每一个人都接受耶稣基督而得着救恩。但是,具体是否得救,在于人是否相信。只有他相信以至于悔改,圣灵才重生他。换言之,神的恩召临到具体某人的时候,他是可以选择抗拒恩召,不接受救恩的。

第五,会失落的救恩:那些已经真正得救了的人,会因为守不住信心,然后就从得救的状态中失落了。所以,信徒的得救并不是稳固的。

随后在1619年,多特大会正式对此作出驳斥,并确定了「郁金香」(TULIP)信约。

2.五项要义的内容简介

下面,我们将通识性地介绍归正教会的五项要义,希望达到普及的效果。以帮助信徒对自己堂会的信仰有框架性的了解。只是,在归正教会的具体神学方面,还会有其他课程作为跟进。

A人全然败坏Total depravity

「人由于堕落在有罪的状态中,已经完全丧失一切行任何关乎得救的属灵善事之意志力;所以他既是一属血气的人,与善完全相反,又死在罪中,就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心,或预备改变自己的心。(西敏信条九3)」

所谓「人全然败坏」并非围绕人的道德行为而言乃是指人在上帝面前已经完全堕落。加尔文认为这种堕落是全然的堕落,以至人的自由意志已经彻底毁坏,不能在属灵的事上作出任何正确的选择;这可怜的、堕落后的自由意志,只剩下了犯罪的自由,却失去了行善的自由。因此,这根本上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也正因为此,堕落之人永远无法靠自己回应上帝的恩召,从而得着救恩。马丁路德在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宣言」《意志的捆绑》一书中,淋漓尽致地阐述了罪人在意志中的不自由。

事实正如加尔文所言,人乃是全然死在过犯罪恶中了(参弗二1)。在这种状态下,人绝对不可能做出任何有价值的选择——死人不可能做出任何选择。若不是因为圣父的奇妙作为和吸引,人就不能来到耶稣基督面前(参约六44)。所以,人之所以能得救全都是因为神的恩典(参弗二8),并上帝奇妙的拣选(参彼前二9-10)。在这件事情,神拥有绝对的主权(参罗五16,九15等)。

既然我们深信罪人是全然败坏的,那么我们就必然要相信自己的得救全然出乎恩典。如此,信徒在神面前所有的努力,都不是为了换取什么,乃是为了活出感恩的人生(参来十二25-29等)。

B.无条件的拣选(Unconditional election

按照神的定旨为了彰显神的荣耀有些人和天使被选定得永生并其余者被预定受永死。神如此选定和预定的这些天使和人,都是经过个别的又不可变的计划;而且他们的数目是如此确定,既不可增,又不可减。(西敏信条,三3-4)」

既然我们说到神出于主权的拣选,并不因为我们自身的条件。那么,这拣选自然就是无条件的拣选。神拣选百姓乃是在永恒中,在基督里,拣选了他们。正如他拣选雅各乃是在雅各出生之前。雅各的品行如何,雅各的自身条件如何,这些都不是神拣选雅各的考量。神拣选雅各,完全出自他的主权意愿。即是说,神拣选雅各是无条件的,完全是他主权的恩典(参罗九11)。而这份拣选,正是临到你我的拣选。

神允许堕落发生,却又从堕落的人中间凭着恩典拣选了人归于他自己。这件事情把神的预定显明地淋漓尽致。故此,在拣选的恩惠面前,所有信徒都必须知道,这救恩本来就是自己不配得的。那出埃及的第一代人因为自己的悖逆,就都死在了旷野。第二代人虽然进入迦南,却也不是因为他们的义,乃是由于神是守约信实的耶和华。经上说:「耶和华你的神将这些国民从你面前撵出以后,你心里不可说:『耶和华将我领进来得这地,是因我的义。』其实耶和华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是因他们的恶。你进去得他们的地,并不是因你的义,也不是因你心里正直,乃是因这些国民的恶,耶和华你的神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又因耶和华要坚定他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所应许的话。(申九4-5)」保罗也说:「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既是出于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罗十一5-6)」可见,人得救并非由于人自身的条件,乃是由于神荣耀的拣选。

既然拣选是无条件的,那么真信徒在教会中就不应觉得自己先得着福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这些在基督里首先有盼望的人,乃是为叫神得荣耀,并成为福音的出口(参弗一12等)。

C.限定的救赎(Limited atonement

主耶稣用他完全的顺服和自我的牺牲,藉永恒之灵一次献给上帝,便完全满足了他父的公义,为父所赐给他的人不仅取得了和好,也取得了天国永恒的基业。(西敏信条八5-6)」

「虽然救赎之工要到基督道成肉身以后才由他执行,但是其价值、功效和恩惠,却都在那些应许、预表和祭物中,而且藉着它们,在历代之中从世界起始以来便赐给选民了;这些应许、预表和祭物启示并表明他是那伤损蛇头的女人的后裔,是那自世界之初便被杀的羔羊,因为他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都是一样的。」

限定的救赎,有时候也被称为「特定的代赎」,基本含义是「指圣子拯救那些圣父所拣选的人。」上帝有一个永恒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我们所说的预定。他根据这永恒的计划,从堕落的人类中拯救出「一定数量的人,圣经称这些人为选民。(网页2)」为了实践这个永恒的计划,他差遣自己的独生子到这个世界,用他的血拯救了蒙拣选的。换言之,基督并不是为所有的人死,乃是为蒙拣选之人而死。他的血要成为蒙拣选之人得救的代价,并非成为全人类的代价。在这个方面,尤其大陆的信徒似乎很不容易接受。但基督自己却声明,「好牧人为羊舍命」。可见,他乃是为自己的群羊而死,并非为普遍的世人而死。

同样,以赛亚奉差遣去牧养的对象,也并非全部人,乃是圣洁的余民(参赛六1-13)。新约教会的服事者,他们奉差遣也是为了牧养基督用血买来的教会(参徒二十28)。使徒约翰所领受的启示,更是直言:「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启五9-10)」

基督的代赎是大有功效的。如果我们认为基督是为所有人死了,但只有部分人归向了耶稣。这等同于宣布基督的救赎只有部分的功效。另外,持无限的救赎立场的人们,实在是把神缩小了,把人放大了。因此,这信仰被他们沦落成为了人本主义,而非圣经所启示的神本立场了。故此,限定的救赎,虽然可能你暂时很难接受。但请千万注意,这是圣经的立场,而非我们的添加。

D不可抗拒的恩召Irresistible grace

上帝惟独对那些预定得生的人,才乐意在他所指定和悦纳的时候,用他的道和灵,有效地呼召他们出离本性的罪恶和死亡,来到耶稣基督的恩典和拯救中。他使他们的心意得着属灵和拯救的光照,可以明白属神的事除掉他们的石心,赐给他们一颗肉心;更新他们的意志,用他的大能使他们向善,并有效地吸引他们来到耶稣基督面前。他们既因他的恩典而变为愿意的,他们的来,便是极其自愿的(西敏信条,十1)。

因着基督为选民而死的有效性,所以基督的恩召是具有大能的,也就是所谓「有效的救赎」。这救赎的恩典临到蒙拣选之人的时候,人是无法发出抗拒的。即是说,当有效的呼召和重生的恩惠临到蒙拣选之人的时候,完全是上帝的大能成就了这救赎的真实。其实,如果我们足够谦卑,这就非常容易理解。正如一个小孩的出生,完全是因为父母的意愿,那将要出生的小孩在其中没有任何参与的空间。重生得救的人也是,在重生这件事情,他自己并没有可以参与的空间。

之所以说是「不可抗拒」的,并非强调上帝剥夺了选民的自由,用暴力的方式让对方接受了福音。而是强调上帝的恩典临到那蒙拣选之人的时候,他们虽然也有天然人性情的反抗,但天然人的性情并没有能力反抗这临到他的恩典。因为,当人被父神吸引的时候,他那被罪捆绑的灵魂已经得到了苏醒(参约六44;诗二三3)。因此,这蒙父所吸引的人,会因着圣灵的大能来到耶稣的脚前(参约六37)。即当圣徒得蒙有效的呼召时,圣灵要重生他,并引导他向神悔改(参罗八14)。当他们得蒙圣灵重生之后,便自然而然地顺服了圣灵的引导,宣告耶稣基督为他们生命的主(参林前十二3)。

有人说是生命的再造,保罗说是给死人复活的生命(参弗二1-10)。如果蒙恩召之前人的状态是「死亡」,那么在蒙恩召的时候,当然无法做出任何的反抗的可能。换言之,救恩是神单方面成就的大作为。故此,信徒必须明白,圣灵的重生要先于信徒的信心。换言之,信心就是得蒙重生的结果与表现。

另外,我们可以从约拿和摩西的生命历程中看到,他们虽然希望上帝打发他人,但上帝最终都成功地差遣了他们。并且,藉着他们的手成就了大作为。可见,神的恩召是大有权能的。这说明了上帝的救恩,是有效的救赎。

E圣徒的恒忍Perseverence of the saints

《威斯敏斯德信条》十七章1-3节说:

凡蒙上帝在他爱子里所接纳并由他的灵有效地选召成圣的人,既不能完全也不能最终从恩典的地位堕落;反而坚守到底,永远得救。

圣徒的这种坚守,并非依赖他们自己的自由意志,乃是依赖那从父上帝白白和不变的爱所发出的拣选之命的不变性,耶稣基督的功德和代求,圣灵的同在和上帝的种子在他们里面,以及恩典之约的性质。坚守的确定性和无谬性就是由此而生。

然而圣徒因撒但和世界的试探,在他们里面所残留的败坏的得势,以及对他们的坚守的工具的忽略,也可能堕落于大罪之中并一时留在其中,因而惹动上帝的不悦,叫圣灵担忧,失去诸多的恩赐和慰藉,心里变为刚硬,使良心受伤,损害并诽谤别人,自取今生的审判。

亚他那修给教会带来很多伟大的属灵遗产,「坚忍的信心」就是其中之一。归正教会继承古教父的属灵洞见,确信圣徒的坚忍之信是极为重要的属灵认信。当然,福音派教会将这句话翻译为「圣徒永蒙保守」。不过,这样的翻译似乎并未能完全表达坚忍之信的根本含义。

所谓「坚忍之信」是指神以不停止的拯救并有效的救赎,护理他所拣选的百姓。这些人之所以不会失落,正是因为这荣耀的护理。然而,神的护理并不是消除了人在属灵上的责任,乃是赐予他信心能在任何环境中依然坚信。而人的努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坚定地依靠我们神所赐新人的性情(新生命的性情)。布雷克认为,这是神自己在选民身上的有效工作,在信徒生命中建立属灵之律。并因着这灵律,使他们能够按照上帝的旨意去生活(布雷克Ⅲ,5-6)。

布雷克还提醒信徒,神并没有为信徒完全消除旧人,而是让旧人依然有在信徒的里头。并说:「容许旧性情存在,是上帝大有智慧的美意。借此,才更加能够彰显出上帝白白的恩典以及他的恒久忍耐和权能,避免新性情被旧性情压制和吞没——新性情才能更加强壮。(布雷克Ⅲ8)」小要理问答第三问也清楚指出,信徒有当尽的本分。因此说,神固然是保守信徒永不失落(参约六39),但神并没有因此免去了信徒在基督里当尽的本分(参腓三12等)。

升天了的基督,在父神右边不住的为信徒祷告(参来七25),圣灵也一直保全信徒从神领受的异象(参腓一6)。然而,还是那一句话,人应尽的本分并没有因此被免去。这教义实在是为了强调,信徒应当对神有效的救赎充满信心,并坚定地跟随。

 

3.小结

我们知道,「郁金香信约」并不是归正神学的全部,乃是归正神学的核心关切。故此,在本处提及,是为了更明确归正教会的认信基础。既然是教会的认信基础,众信徒就必须对其有基本的掌握。在本系列课程中,还会有更具体的介绍,本处只是略略阐述,以作为信徒了解之用。

 

二.五个唯独

所谓五个唯独,即「唯独圣经」(Sola Scriptura)、「唯独恩典」(Sola Gratia)、「唯独信心」(Sola Fide)、「唯独基督」(Solo Christo)和「唯独神得荣耀」(Soli Deo Gloria)。我们基本上可以说,这五个唯独就是所有更正教会的灵魂之所在。「五个唯独」所代表的,不是中世纪末期基督教会内一个分离教派的发明,而是蒙呼召的圣徒回归大公教会正统信仰的努力。(阿盟,70)」

1.唯独圣经

按着宗教改革的基本立场,「唯独圣经」的教义,就是指圣经「具有规范基督徒信仰的最高权威。(阿盟,70)」「属灵权柄只有三种可能的形式。首先,是主的权柄和祂的成文启示的权柄。第二,是教会及其领袖的权柄。第三,是人类理性的权柄。当改教家们喊出『唯独圣经』的时候,他们是在表达效忠于神透过圣经所彰显的权柄。(网页3)」教会牧养与日常行政等一切事宜,必须唯独照着圣经运行。

天主教会认为,圣经是不足够的。所以,他们认为教会传统是必须的,也就是教皇的权柄要大过圣经。然而,这种说法完全颠覆了基督教会的基本信仰。「詹姆斯·蒙哥马利·博伊斯(James Montgomery Boice)陈明了他们的核心信念;『唯有圣经是我们的终极权威,不是教皇,不是教会,也不是教会或教会议会的传统,更不是个人的暗示性的或主观的感受,而是唯独圣经。』(网页3)」

比利时信条说:「我们相信:圣经正典完全涵盖了上帝的旨意,人在救恩方面当相信的一切都已经在圣经正典中有充分的教导。既然上帝所吩咐我们的整个敬拜方式都已经记录在圣经之中,因此,任何人,即使是使徒,教导与我们目前在圣经中所领受的相悖的东西都是非法的;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的那样,即使是『天上来的使者』也不可如此。既然上帝吩咐对衪的圣言不可增加,也不可删剪,很显然,其中的教义在各个方面都是极其完美和全备的。(比利时,第七条)」

2.唯独信心

如此接受并在基督和他的义上得安息的信心,乃是称义的唯一凭借;然而在被称义者的心中并不是单有信,也伴随着一切别的拯救之恩,而且这信心并不是死的,乃是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西敏信条,十一2)」

所谓「唯独信心」,有时也被称为「唯独因信称义」,就是基督的义也藉着人的信心归算在信徒身上。(阿盟,71)。唯独信心的教义宣告了人的得救不在乎人的功德,乃单单在于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赎。信徒只需要单纯的依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必然得着这荣耀的救恩(参约三16;罗三27等)。也许会有人认为,自己是可以靠着知识(古代的诺斯底主义者就是这么认为)、个人能力(路加福音十二章12-21节所叙述的财主就有这主张)、或好行为(那求问永生的少年官就有这认识,参可十17-22;太十九16-30;路十八18-30)而称义的。然而,真正让人获得救赎的,乃是神的恩典并他所赐的信心(参弗二8-9)。保罗甚至清楚地说明,亚伯拉罕也是因信称义的(参罗四-五章),所以外邦人因着信与亚伯拉罕一同在这应许中得到了因信称义的恩典(参罗五章,加三章)。信心是神赐给人可以联结于基督的唯一途径(参约三36;来十一6),除此之外人不可能获得任何得救的可能性(参徒四12)。

3.唯独基督

「宗教改革呼唤教会回归『基督是神人之间唯一中保』的信仰立场,强调我们的得救唯独借着基督的工作全然成就。(阿盟,72)」这教义宣告,耶稣基督是圣经的中心,是上帝对教会的终极启示。上帝的救赎计划,正是藉着这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成就;且是单单藉着耶稣基督而成就。如果没有基督的牺牲,就没有真正的福音。因此,在基督之前的人,都是展望未来,这位耶稣基督。故此,旧约时代的所有献祭行为,都是凭着信心等候这位基督(参来十1-18;十一章)。而所有在基督之后的人们,都是仰望这位曾经为选民被杀,三日后复活的主。「因为,除非耶稣不是一位完全的救主,否则,凡用真信心接受这位救主的,就必定在他里面,拥有一切凡为他们得救所必需的东西。(海德堡,30问)」

唯独基督的教义,正如十诫第二诫所宣告的,乃是要我们拒绝一切的偶像崇拜。即是说,人除了藉着耶稣基督与神和好(参林后五17-18),其实没有任何其他的途径(参约十四6)。然而,还有很多名誉上作信徒的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或捐献获得救恩,这全然是一种偶像崇拜的做法。甚至,他们为了以看起来比较容易的方法来接受耶稣,以至于为外在的安逸选择了妥协。他们的名誉是信仰耶稣基督,实际却并非遵守唯独基督的教义。显然,这非常危险。

4.唯独恩典

所谓「唯独恩典」,是说明一切赦罪、永生等奇妙的恩典临到信徒身上,皆是上帝所无条件的赏赐。诚然,更正教会依据圣经启示而相信人的得救,唯独赖神的恩典。因为人全然败坏,所以人不可能靠着自己得着救赎。人的得救唯独因为神的恩典(参弗二1-10),并因此得蒙永远的保守。无论是罗马天主教会,还是半伯拉纠主义,抑或阿民念主义,他们的错误就是将神的恩典给轻视了。因此,他们认为在救赎这件事上,人是有责任的。即是说,得救不是白白的恩典,而是神人合作的结果。然而,正确的教导应当是:「我们在神面前的义是因为主耶稣基督的工作白白归算给我们的,人没有任何功德,完全是恩典。(阿盟,71)」

诚然,若我们相信因着始祖的堕落,人已经全然败坏,丧失了所有良善的可能。那么,人就绝对没有可能反抗罪恶,从而向神归正。在得救这件事上,人乃是全然无能的。唯独靠着神的恩典,在耶稣基督里有永生的救赎(参罗六23)。救恩完全是出于神自己,人在其中绝对没有合作的空间(参提后一9;林后三5;罗十一6;林前一26-31)。「因为罪人是已经死在过犯罪恶之中,连一个寻求神的也没有,也当然不会自己选择悔改信主。罪人能够活过来,完全是本乎神的主权恩典与大爱。(诗三8;拿二9;罗三10-12;弗二1-58-10)」唯有神的恩典能使人归正,人因此得以脱离罪的捆绑,重新获得真正的自由(参加五1)。当然,信徒仍然会偶然被过犯所胜(参加六1),因为旧人的性情仍然在信徒的生命中作祟(参加五17;罗七1518-19 21 23)。但神荣耀的恩典必然要使信徒得到成全,从而让给神的恩典得着称赞(参弗一3-14,三14-21等)。

5.唯独神得荣耀

「人生首要的目的就是荣耀神,并以神为乐,直到永远。(小要理,1问)」对于归正教会来说,神的荣耀是永远的主题。所谓「唯独神得荣耀」,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切的荣耀唯独应归给神」。罗马天主教的圣俗等级制度,将教会众人严重分化,是严重的错误。所以,改教家们「强调每一个信徒的整个生命、他的一切思想和言行都在上帝的主权之下,也完全是为着上帝的荣耀。(阿盟,72页)」圣经也告诉信徒,无论是从创造还是从救赎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主是配得尊贵、荣耀和权柄,直到永永远远的(参启四11;罗十一36;弗一11等)。路德的十架神学也充分表现出了,「神的荣耀唯独透过十字架反映出来」。因为,真正的荣耀是神自己旨意的彰显,而非任何人认为的「荣耀神学」的表现。今日的成功神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继承了荣耀神学的立场。就成功神学的表现来看,他们虽然信仰基督,但所期待的却不是神国度的荣美,而是地上眼见的成功。可见,他们并不愿意将荣耀归给神,乃是要归给他们自己。

阿民念主义者倒是愿意将荣耀归给神,但他们在救赎的问题上既然不尊重神的主权,就已经窃取了神的荣耀。所以,他们实在是把神的荣耀置于罪人身上。这种错位,导致他们的所有教导都偏离了唯独神得荣耀的事实了。

 然而,唯独神得荣耀是归正教会最应当看重的教义,因为这教义让我们清楚知道救恩完全是由于上帝自己,也为要叫一切的荣耀归给上帝自己(参弗一3-14)。由此可见,当信徒确信唯独恩典的时候,也就必须、或者说是必然接受了「荣耀唯独归给神」了。

 

结论

我想,在这里我有必要再次提醒:本课所讲述的「双五」只是归正信仰的核心教义,而非归正信仰的全部神学。今日在一些教会中,很容易将这部分真理等同于全部的归正神学,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本文的目标在于引导信徒认识归正神学的核心要义,并未能将归正神学全部向大家呈现。如欲更详细了解归正神学,请完整学习本系列课程;或寻求贵教会牧长同工的帮助。以马内利!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
  • 首页
  • 留言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