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9神的圣洁与审判
-
音频
-
神的圣洁与审判
00:00/03:23
以赛亚书六章6-7节:有一撒拉弗飞到我跟前,手里拿着红炭,是用火剪从坛上取下来的,将炭沾我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
当乌西雅去世的时候,以赛亚的绝望达到了顶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当然,不仅因为以赛亚与乌西雅的宗亲关系,更是因为先知以赛亚最初乃是将自己的盼望建立在这位效法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乌西雅王身上。在他看来,这位王就是国家的盼望,就是百姓的未来。然而,这位优秀的犹大王,却因为在神面前显出他的骄傲,而被神惩罚,死于大麻风之中。这一切的确让以赛亚濒临绝望。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认识到,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盼望建立在另一个人身上时,一定会经历这种绝望。没有一个人是良善的,良善的只有一位,就是我们的神(参太十九17)。如果我们不把眼光转向神,绝望的经历就不会断绝。今日,许多服事者非但不愿意为信仰、为教会付上代价,反而把指望寄托在某些人或某个人身上。例如,有些人认为教会只要有某位传道人,就一定会复兴;有些人以为孩子如果能就读某所学校,就一定会有未来。此外,还有人甚至将教会复兴完全寄望于某些手段、技巧、潮流。因此,他们必定经历绝望。因为,除耶和华以外,再无别神(参出二十3)。所有濒临绝望的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点——焦点没有对准上帝。正如斯克利文所写:「多少平安我们坐失,多少痛苦我们冤枉受;都是因为未将万事,带到耶稣座前求。」
综上所述,以赛亚的绝望完全是因神对他的管教与督责。神挪去了以赛亚的偶像——乌西雅王,特意让他经历圣洁的塑造。绝望的以赛亚来到神的圣殿,站在耶和华神的面前,这就是神让他经历绝望的真正意义。当乌西雅去世后,以赛亚来到上帝面前,在上帝的显现中,他发现唯一不变的只有耶和华神。在这里,以赛亚经历了一场震撼人心、久久不能忘怀的异象——他亲眼得见耶和华。以赛亚目睹了万军之耶和华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天使在他周围高声歌唱:「圣哉、圣哉、圣哉。」这幅场景让以赛亚深深察觉自己的污秽,看到了自己的不配。可以说,若不是使者为他行了洁净之礼,他必在污秽之中消逝。然而,神的恩典不是毁灭,而是建造。于是,使者奉神的命令,为他行了洁净之礼。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一点来思考。
从归正神学的视角来看,人因为罪已经与神隔绝了,因此唯有神主动的恩典救赎才能得救。人自身的所有努力,其实不过是「一件污秽的衣服」(参赛六四6)。在以赛亚所见的异象中,他清楚看到自己的污秽不洁,并将这种不洁归结于自己的嘴唇。先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本就用言语服事上帝,如果连他的嘴唇都不洁净,那么这个国家(他所服事的人)也都不洁净了。人的嘴唇究竟要如何得到洁净呢?显然,按照十诫的教导,当一个人传讲真理时,他便在洁净之中;相反,则算为不洁净。因此,一个人的嘴唇若不洁净,就意味着他的口中有瑕疵——可能不只有真理,还有其他,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真理。当先知表示自己的嘴唇不洁净,很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在服事上出现了重大失误。根据上下文分析,这个重大失误可能是他把盼望建立在乌西雅身上,而不是建立在上帝的恩典和应许之上。这样,先知便违背了基本的神学立论——救赎是神的主动作为与权能。如果真是如此,以赛亚的错误就是在于他对救恩的认知。他选择依靠一个人、一个君王,而非完全依靠上帝。然而,真正的信仰是:「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诗一一八8-9)」
神是救赎的主动者,这个基本教义对于今日教会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批判。我们确实看到,今天有很多教会对于神在救赎恩典中的主动性理解的不到位。甚至,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采用一些人的办法来传福音、建立教会、牧养教会等。当我们这样作的时候,其实已经宣告了神并不是主动者,而是被动者。换言之,我们并不是真正相信上帝的人,而是想利用上帝的名誉,发展自己的想法或抱负的人。恳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能如同以赛亚一样,在神的恩典中认识到自己的缺口。要知道,在神的圣洁面前,一丝一毫的罪恶都不被容许。
神是救赎的主动者,这一基本教义对于今日教会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批判。我们确实看到,今天有很多教会对神在救赎恩典中的主动性理解不到位。甚至,如今许多人已经开始采用人的办法来传福音、建立教会、牧养教会等。当我们这样做时,其实已经在宣告神并不是主动者,而是被动者。换言之,我们并不是真正相信上帝的人,而是想利用上帝的名誉,来发展自己的想法或抱负的人。恳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能如同以赛亚一样,在神的恩典中认识到自己的缺口。要知道,在神的圣洁面前,一丝一毫的罪恶都不被容许。
关于罪恶不被容许,以赛亚所见的异象中,表现为神差遣撒拉弗用红炭洁净了以赛亚的嘴唇。这显然象征着上帝救赎的恩典。紧接着,是神对以赛亚的呼召,并差遣他去牧养那余剩的百姓。「红炭」(רִצְפָּה, ritsphah)原文的意思是「灼热发光的石头或木炭」,因这里说是从坛上取下来的,所以应是指用于焚烧祭物的木炭,象征神通过祭坛的火来洁净罪人。「洁净」(כָּפַר, kaphar)原文的含义是「遮盖」或「赎罪」,表示以赛亚得到赦免,从而可以在神面前站立。祭坛的功能本就是为了审判和洁净,使者从祭坛取来红炭洁净以赛亚,完全符合祭坛的功用,并符合圣经的一贯教导。因此,这里所表达的,是那真实的赎罪祭——我们的救主耶稣。他用自己的血洗净了我们这些不洁净的人。神不容许罪,因此不洁净的人必不能与神和好(参来十二14)。因此,神差遣他的儿子在十字架上为罪人代求、代死,成为我们的赎罪祭,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参约壹一9)。那祭坛的审判正是基督受苦的预表。所以,以赛亚的嘴唇也是从基督得了洁净。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是否真正明白这真理的教训呢?如果你明白了,那么我们邀请你在这个预苦期中,参与教会的敬虔操练!让我们在主面前诚恳地自我省察,并藉着悔改归正,重新在主面前焕发生命的活力。神赦免的恩惠是极大的,因此我们总要怀着荣耀的盼望向他归正。只是,在这场操练中你是否有发现自己生命的缺口呢?你将如何依靠圣经的话语,建立自己的生命的缺口呢?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