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道成肉身的奥秘

作者: 李牧师 【 原创 】 2025-03-13
音频
道成肉身的奥秘
00:00/03:23

约翰福音一章14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约翰福音第一章1-18节,只有三个主要句子,分别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惟有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这三节经文将整个救恩神学,完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道就是神,但他成了肉身与人同住,藉着他我们得以认识父神(参约十四6)。差不多,整个约翰福音的核心信息,就是如此。本文选节不仅强调了基督是上帝的真道成为肉身,更表现出救赎进程的核心教义——基督的神人二性。

论到基督的二性,所有信徒都必须有所了解才是。我们必须确定,基督是完全的人,和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在肉身中,基督为我们受难、受死,以后他从死里复活,成为我们称义的根本(参罗四25)。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圣经信仰的核心。因为,他并不是为自己死,也不为自己活;基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因我们的缘故,他成为完全的人。因为,只有完全的人才可以真正地代替我们受苦、承担罪责,并最终完成对我们的救赎。

同时,本处的「道成肉身」,也强调了他的神性。第一节已明确表示,这道起初与神同在,后面的补充说明更是直接表示,「道就是神」。所以,「道成肉身」这个表述,已经同时肯定了基督的人性和神性。基督必须具有完全的神性,若他不具有神性,便无法成为我们与神和好的途径,他的代赎也不能成为今日众信徒的盼望。所以,基督的神性同样至关重要。

为什么救赎恩典的成就,必须建立在中保的神人二性之上呢?换言之,为什么基督必须道成肉身呢?我们知道,归正神学非常强调上帝的绝对主权与人类的全然败坏。人堕落之后,由于其全然败坏的事实,无法靠自己恢复与神的关系;所以,救恩绝不可能成全于人的自救。同时,由于神绝对的主权,因此这救恩也不可能来自神的掌权之外。所以,唯有神亲自介入,才能拯救人类——救恩的唯一来源只能是上帝。道成肉身的方式,正是神亲自介入救赎历史的方式。加尔文强调,基督必须成为真正的人,以替人受苦并完成救赎(要义,2.12.3)。可见,道成肉身对于成全救恩是必要的,而非可有可无的。

「道」(λόγος,logos),这个概念在希腊哲学与犹太神学中均富有特殊含义。希腊哲学中的λόγος(logos),指宇宙的理性原则,是希腊人表达宇宙真理的最高概念。而犹太哲学家斐洛(philo)则将λόγος(logos)视为神的中介,期待以此建立犹太信仰与希腊哲学的互动与相融。当然,这两种观点都不是约翰在本处的用意。对于约翰来说, λόγος(logos)不仅是神的表达方式,更是神自己。即是说,约翰完全以位格含义来理解这λόγος(logos)。因此,道成肉身在约翰的神学中,意味着神亲自进入人的世界进行救赎,而非借助某种间接方式进行救赎。

「肉身」(σάρξ,sarx)。约翰在表述基督降卑的形态时,没有使用「人」(ἀνήρ,anēr)或「身体」(σῶμα,sōma),而是使用了「肉身」(σάρξ,sarx)这个词汇。σάρξ(sarx)一词的基本含义是「肉体」或「有血有肉的人」,重点在于强调基督完全取了人的软弱与限制,这就是基督降卑的核心含义。所以,保罗称其是「取了奴仆的样式」(参腓二6-7)。整体来看,道成肉身的含义就是神亲自以软弱的、有形有体的人的样式,进入人类世界,开启了救赎历史。就此而言,我们的预苦期操练,就是要同感于主耶稣完全的人性——他道成肉身之后的自限下的生命经历,即他的饥饿、疲惫、痛苦,甚至最终经历死亡等一系列在肉身中的真实事件。我们知道,基督的肉身经历使得他的救赎工作真正有效,因为他完全承担了人的软弱,从而成就了对软弱之人的拯救(参来四15)——我们的软弱和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住在我们中间」(ἐσκήνωσεν ἐν ἡμῖν),这个短语的基本含义应是「搭帐棚在我们中间」。我想,聪明如你,此刻肯定已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救恩叙事——神的帐幕。约翰用ἐσκήνωσεν ἐν ἡμῖν(住在我们中间)来形容基督的降世,这个动词「σκηνόω」(skēnoō)与旧约中的会幕(מִשְׁכָּן,mishkan)密切相关。会幕是神与以色列人同在的象征,而基督的降生正是神以更亲密的方式与人同在的事实;他是那位真实的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参太一23)。

通过五经的叙事我们认识到,神救赎的恩典要成就的是在人类社会中,搭建起他的帐棚来;那帐棚便是会幕。神藉着会幕与百姓同在,百姓也藉着会幕以敬拜享受神的同在。然而,物理意义的会幕虽在摩西时代就已搭建完成,但以色列人的心却一直未真正归向神(参摩五26)。于是,神便咒诅他们,表示他们断不能进入安息(参诗九五11)。然而,神的救恩并没有因此停止,而是继续在他的应许之约中进行,给予百姓真实的盼望。这真实的盼望的完全成就,便是在启示录二十一章3节所提到的,「神的帐幕在人间」。那么,从物理意义上的帐幕,到属灵意义的真实的帐幕成就,中间最重要是什么呢?当然是基督。基督就是那荣耀的帐幕,他道成肉身,便是在这地上搭建起这荣耀的帐幕。所以,他曾亲口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约二19、21)」

这里的「住在我们中间」也表达神真实的同在,并最终以十字架的方式来成就神的帐幕要搭建在人间的应许。今天,我们的预苦期操练便是要归向这十字架救恩,并藉着这十字架进入神的帐幕。我们确信,基督不仅是我们的救主,更是我们的「新亚当」(参林前十五45)。是他以顺服取代「老亚当」的悖逆,为我们成就了真实的救赎;因此,这预苦期不仅要操练我们记念基督的受难,也提醒着我们要效法基督的顺服与舍己——我们通过简朴生活以成全。

「荣光」(δόξα,doxa),原文就是「荣耀」的意思。约翰提到「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这里所指的当然是基督的荣耀。根据希伯来书一章3节的表述,基督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所以,这里的「荣光」的叙事,便是与出埃及记中神的荣耀向摩西显现形成相对(参出三三18-23)。我们确信这荣光并非地上的荣耀,而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显明的荣耀(参约十二23-24)。这便是我们预苦期操练的精意——真正的荣耀在受苦与舍己中显明。

显然,我们所以能认识这些,是因神的恩典和真理。这里所谈的「恩典」应是指基督救赎的恩典,就是他主动代替人的罪,成就了荣耀的救赎之恩典。而「真理」,当然是指神和神的作为的真相;也就是神的创造、神的救赎等。在基督里,恩典与真理并行,显明了基督救赎的慈爱,又彰显了神的公义。基督成就了救赎,不在按着我们的罪来刑罚我们;但同时,十字架也是必须的,只是基督代替了我们走上了这十字架。

亲爱的弟兄姊妹,基督本有神的荣耀,却为我们降卑成为卑贱的人(参腓二6-8)。所以,我们的预苦期就是要效法基督这舍己的行径,放下自己的骄傲,从而谦卑地跟随基督。就此而言,预苦期不仅是一个在情感上表达悲伤和哀恸的节期,更是一个被恩典和真理充满的节期——基督的受苦带来拯救的恩典,而他的真理引导我们得以成圣。我们确信,我们实在是蒙召进入基督的苦难,与他一同经历谦卑、顺服与恩典,以预备自己迎接复活的荣耀盼望。所以,你将如何在这预苦期操练敬虔呢?今日的文章在什么方面给你带来帮助呢?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
  • 首页
  • 留言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