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5基督是我们的中保

作者: 李牧师 【 原创 】 2025-03-14
音频
基督是我们的中保
00:00/03:23

提摩太前书二章5-6节:因为只有一位 神,在 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

 

信徒的悔改之所以有效,其主要的保障来自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昨日我们已经明确了道成肉身的基本信息——耶稣就是会幕(圣殿)所预表的实体,将来我们在耶稣基督里要迎接那真正的帐幕(参启二一3)。会幕(圣殿)的属灵意义是什么?对于人来说,是神同在的见证;对于神来说,是人进入他同在的途径;这就是「中保」的基本含义。旧约圣徒通过在会幕(圣殿)里的献祭,与神建立属灵的关系。而旧约圣徒显然是凭着信心活在那预表之中,只等到耶稣基督为我们牺牲在十字架上,明确了旧约所有的预表,在他里面已经得到了成就——他就是那真正的会幕(圣殿),所以当他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隔断至圣所的幔子,由上自下地裂开了。从此,神与人之间不再需要地上的、有形的会幕(圣殿)为中保,乃是以地上有形的会幕(圣殿)所预表的实体——耶稣基督,作为永远的、真实的、有效的中保。

「中保」(μεσίτης,mesítēs),在古代东方世界中,是一个常识性的存在。旧约圣经信仰所设立的「祭司」,便是中保的身份。当然,罗马时期的其他宗教,也强调这中保的需要。罗马人甚至认为,皇帝也是中保。实际上,中国儒家也是这么认为。他们提出,皇帝乃是天的儿子,皇帝要祭天;但是,百姓则不需要祭天,只需要效忠于皇帝。简单地说,儒家的看法便是要求百姓与大臣忠于皇帝,便是忠于天。没有位格的天,藉着有位格的皇帝来表现。其实,这也是中保概念的体现。当然,民间宗教也同样有这样的概念。然而,这些中保在真正的神学意义上来说,都不成立。我们昨天已经谈到,真正的中保必须是神人二性的;必须同时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如果不是完全的人,便不能与我们同感;如果不是完全的神,便不能拯救我们。毕竟,这个中保乃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保罗明确强调,真正的中保只有一位,就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根据今日选节的上文,我们可以确定,保罗要求已经得救的人,也就是基督徒们,必须要带来生命的更新。这种生命的更新,首先是关系到社会关系——以基督徒的心态来面对社会百态。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因为第3节告诉我们,基督徒行做的一切事务,都是为了在神面前可以蒙悦纳。根据第4节的表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神的心意而展开——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他的心意。换言之,神成为了我们生活的焦点。然后,5-6节的表述说,耶稣基督在其中的中保作用。整合来看,表示将属灵生活与社会生活,在基督里整合成一个整体生活。换言之,信徒不能以二元论来看待生活,而是必须以信仰的整合眼光来看待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被分别为圣,才能在这个世俗世界中活出得胜的生活。回到那句话:神要成为我们生活的焦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提摩太所服事的以弗所教会,可能受到了诺斯替主义和犹太律法主义的影响,这两个错误的思想其实在早前已经很深刻地影响了同在小亚细亚省的歌罗西教会,因此这种猜测还是具有很强的合理性的。由于这两个错误的思想,他们完全歪曲了基督的福音,将一些错误的元素置于福音之中。因此,保罗提醒提摩太,应当向信徒宣告纯正的福音:基督是唯一的中保,他的救恩不受种族、地位、律法、知识等任何外在条件的影响。如此,保罗否定了犹太律法主义者的割礼主张,也否定了诺斯替主义者的「神秘诺斯」的主张。该教训保证了福音的纯正性,也强化了圣经真理的一致性。即是说,旧约中的所有含有「中保」角色的一切,都是为了预表耶稣基督。如摩西曾被视为中保(参申九13-19),大祭司也曾被视为中保(利十六),这一切都是为了预表那真正的中保,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

现在,让我们继续深化对中保的神学认知。

「中保」(μεσίτης,mesítēs),希腊文的意思是「仲裁者」或「调停者」,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契约关系的中间人。从圣经的表述我们确定,神与人之间只有一位中保,就是神人二性的耶稣基督。在基督之前的祭司、先知和君王,他们虽然好像也有中保的身份,但其实都是预表基督,他们实在是分享了基督中保的功能。同样,今日教会的众长老,也是分享了基督中保的功能,所以圣经强调我们必须要成就和睦(参太五9;林后五17-20等)。基督是唯一的中保,这在新约的教训中更为明确(参来八6,九15;约十四6;徒四12等)。所以,我们确定如果要与神和好,唯一途径便是藉着耶稣基督。

为什么中保必须是唯一的呢?我们知道,人之所以需要中保,是因为始祖的堕落而导致的全人类都落在罪中的事实。所以,人要与神和好肯定需要藉着中保。但为什么这个中保是唯一的,而不是普遍的。人文宗教与世俗哲学认为中保并非唯一,所以就有了宗教大联合,哲学上的彼此认同、彼此尊重等。但圣经却告诉我们,这中保是唯一的。所以,一旦认信耶稣基督,就必须专心跟随耶稣基督,不能再有其他的宗教信仰。这是因为,真正的中保必须是神人二性,且没有原罪的(参约一1、14;来四15等)。

只有一位中保,这个基本教义也确定了救赎的普世性。即是说,基督的真教会并不区分国界、种族、文化等。在基督升天之后的第一个五旬节,圣灵降临在十二位使徒身上。那一天,神使十六个语言群体,听见了同一样的福音声音。神藉着教会领受圣灵的浇灌,废除了巴别塔的咒诅。由此可见,只有一位中保,便确定了福音的普世性。同时,这也宣告了信仰纯正性的必要;这正是我们坚守圣经真理的根本缘由。

「赎价」(ἀντίλυτρον,antilutron),该词的基本含义是「赎金」,原文由ἀντί(anti,代替)和λύτρον(lutron,赎金)组成,所以整体含义可以理解为「以生命交换生命」。我们确信,这样的理解符合圣经神学的表述。在马可福音十章45节,耶稣基督就是这样教导他的门徒。这表示基督作为中保,确实担负了中保的责任。正如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做了经济担保,当后者无法偿还债务的时候,担保人则需要为他偿还;这就是担保的意义。耶稣基督是那真实的、唯一的中保,他站在神与人的中间。人因为犯罪堕落,与神之间有了天堑鸿沟,因为人所犯下的罪债是自己所不能偿还的。作为中保的耶稣基督,他亲自担当了人的罪,用自己的生命向上帝来偿还。也就是说,这中保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我们的生命。他本是无罪的,却为我们成为罪,被钉在十字架上。他不是社会博弈的牺牲品,而是主动献上的祭物(参约十18);并且,他只一次献上,便成就了永远的赎罪(参来十12-14)。

耶稣基督是神与人之间唯一的中保,更是所有蒙拣选之人的赎价。即是说,我们得救并非由于廉价的恩典,而是由于重价的恩典。这恩典的价之重,乃是父神独生子的生命。耶稣成为了那条绝望的人类唯一可以通往上帝的道路(参十四6;来十20),所有信靠他的人,都可以藉着他得救(参罗一16)。我们在预苦期,便是纪念这位荣耀的中保,唯一的救赎主。

弟兄姊妹,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真正让基督成为自己生命的焦点?你是否仍然存有「靠行为得救」的思想?你如何倚靠基督作为自己唯一的中保?你如何在职场、家庭和社交圈中活出「基督是唯一中保」的信仰见证?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
  • 首页
  • 留言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