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做成得救的工夫
腓立比书二章12到13节: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引言
在昨日的灵修文章中,我们已注意到「所以」一词的重要性。保罗借此将基督的升高与降卑紧密连结,表明祂的荣耀是祂自愿降卑所带来的自然结果。保罗指出,基督的事工与基督徒的生命是相互关联的:基督顺服天父,甚至顺服至死——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凡在基督里、属神的人,也必须学习顺服神。我们必须诚实面对:没有一个基督徒在今生能达致完美。即使保罗自己,在神的恩典中不断成长,却从不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但他对「顺服」却始终极其严肃,不敢轻忽。若一位自称为基督徒的人仍持续过着悖逆的生活,这不仅显出属灵的不成熟,更是荒谬的。一个真正顺服基督的人,怎么可能对顺服神这件事漠不关心?这在福音的本质上,根本是无法想象的。重生的信徒,不可能持续活在属世或属肉体的状态中。此外,保罗也揭露出另一个属灵的危机:顺服可能只是表面的,是用来掩盖对圣灵引导的抗拒。他因此特别劝勉腓立比的信徒,在他不在场的时候,更要显出加倍的顺服。在他与他们同在时,他们视他为神的使者,愿意听从;但保罗强调,真正重要的并非对他的顺服,而是他们是否持续对神的顺服。他反复提醒读者,他们当初因顺服福音而得救,如今也应继续在顺服中行走。这段经文明确指出:保罗所关心的,是他们是否在神面前真实地顺服,而非仅在人前做表面功夫。
真实或虚假的顺服
我们能否勇敢面对保罗所揭示的这个令人不安的现实?有时,基督徒的顺服只是为了取悦人,而非真正讨神喜悦。也许在使徒在场时,有些腓立比信徒会表现出敬虔、循规蹈矩;但当他不在时,真实的情况就可能暴露出来。我们是否也如此?是否在属灵领袖面前表现得敬虔热心,只是为了讨好、迎合他们?是否因着领导者的身份或他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调整我们顺服的「强度」?然而,顺服不该是选择性的,也不该是取决于外在环境的义务。真正的顺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当尽的本分——并且这本分会随着我们属灵的成熟而更加沉重。因为我们的生命当在各方面都彰显出我们是神儿女的样式——正如基督顺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在保罗看来,信心若是真的,就必定在顺服中具体地表现出来。这种顺服并非出于律法主义的遵行,而是出于对基督的全然奉献。因此他提醒腓立比信徒:「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保罗深知神设立领袖,是为帮助信徒顺服基督。他并不是否定在领袖在场时产生的顺服,而是强调:若领袖不在,信徒就更要靠主恩典学习顺服。那腓立比信徒如何具体活出顺服呢?答案是:「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做成得救的工夫
当我们读到这节经文,或许会感到困惑。保罗不是一贯强调得救是本乎恩典,不在乎行为吗?我们称义,不是因行为,而是因信靠耶稣基督。那么,他为什么又说要「做成」得救的工夫,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其实不然。保罗在这里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靠好行为赢得救恩,而是指出:我们既已经在基督里得救,就当以实际行动回应这份恩典。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努力去「获得」救恩,而是忠心去「落实」这救恩,使福音在我们生命中产生实际果效。顺服,是一生的旅程。在这条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经历基督在我们里面的工作,逐步被祂改变、更新。这就是救恩的目的——不仅是我们得着永生的保障,更是使我们生命被塑造成基督的样式。我们若在基督里,就必须结出圣灵的果子;救赎并不只是思想上的转变,更是心思、情感、意志与行为上的全面更新。既然我们已与神建立了正确的关系,就当活出这种关系的实质。信徒应当常存敬畏神的心,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始终在神面前展开。祂不仅清楚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更满有怜悯、持续爱着我们。敬畏神所带来的顺服,是有方向、有动力的,不是为了取悦人,而是为荣耀神。这顺服是谦卑的,是忠诚的,是舍己的,是将自己全然献给主的。
顺服的动机:出于爱,不是惧怕
保罗所呼吁的顺服,并不是出于惧怕的奴性,而是出于爱神的心与柔软可教的灵。他们的终极顺服对象是神,而不是人。保罗不过是神所设立的仆人,是基督的代表。他之所以呼吁信徒顺服自己,是因为他传讲的正是出于神的启示。因此,顺服保罗,其实是因为他们愿意顺服神。这样的顺服,是甘心乐意的,是出于信仰的真实回应。
结论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清楚地教导我们:得救是完全出于神的恩典,而这恩典也呼召我们将救恩落实在生命的每一个层面。我们之所以能「做成」这救恩,是因为我们深信——那在我们心里动了善工的神,必成全这工,直到基督耶稣的日子。唯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领受这段经文所带来的挑战与安慰。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是否愿意将自己降服在神的主权之下?你是否愿意以敬畏神的心,努力活出一个得救之人的生命?愿我们都能顺服祂的引导,完成祂在我们生命中荣耀的计划。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