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当时刻警醒
腓立比书三章2到3节: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
引言
伟大艺术品的魅力,往往源自对比的巧妙运用:例如绘画中的亮光与阴影,小说中善与恶的对立。黑与白,真假分明,保罗的教导也常常呈现这样的对比。他通过揭示罪的深重,突显恩典的奇妙;他提醒基督徒应当避免的行为,并进一步引申出基督徒生命的积极面。在《腓立比书》第二章中,保罗通过耶稣基督的谦卑,以及耶稣的仆人提摩太和以巴弗提的精神,教导教会如何避免骄傲与分裂。而在第三章,他则描绘了自己渴望达到的真正基督徒形象,借此揭露假基督徒的面目。在本章的第一节中,保罗再次表达了希望腓立比信徒分享他的喜乐。他强调,真正的喜乐是从主而来的。接着,保罗提醒腓立比信徒,要时刻保持警觉。
强烈的警告
从第二节开始,保罗发出了极为强烈的警告,这是他所有书信中最为尖锐的措辞之一。他将那些不法之徒称为「犬类」、「作恶的」和「妄自行割的」。这些词汇并非随意而来,而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犹太人曾用「犬类」来称呼外邦人,意指他们是不洁净的族类,因此犹太人通常避免与外邦人交往,认为他们不配与之为伍。保罗在此使用「犬类」一词,是为了揭示这些假教师的行为与他们的责任完全背道而驰。这些假教师很可能是犹太教徒,他们坚称,若要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必须在信靠基督之外,还要遵行旧约的律法,特别是行割礼。在犹太人的眼中,外邦人如同「狗」,不配与他们交往,因为他们被认为没有神的祝福。保罗指出,这些假教师用犹太教的律法扭曲了福音的真理,他们的行为与外邦人无异,表明他们不相信基督是唯一的救赎。显然,这些假教师坚持以遵行律法为蒙恩典的条件。然而,保罗一再强调:「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人因行律法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这些教师实际上并未行善,因为他们拒绝了唯一能够成全律法的道路——单单依靠基督的信心。他们所传的教义不仅无益,反而会带来伤害。保罗使用极为强烈的语言来形容那些「妄自行割礼」的人,警告说,这样的行为不仅无法带来救恩,反而会对信徒造成伤害,仿佛是有毒的溃疡,败坏人的信心,甚至危及生命。
真正的恩典
那么,真正的基督徒应具备哪些标志呢?在第三节中,保罗列出了三项重要的特质,作为真正的基督徒的印记:
1. 他们是用神的灵敬拜
旧约时期,信徒以仪式、典章和特别圣化的地点来敬拜上帝。而在新约中,基督徒的敬拜不再依赖这些外在形式,而是通过耶稣基督所立的新约,进入了新的敬拜模式。正如撒玛利亚妇人对耶稣所提出的疑问:敬拜的场所到底在哪里才是合适的。耶稣的回答说,敬拜不在基利心山,也不在耶路撒冷,而是「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对保罗而言,若仍旧坚持那些仪式条文,就好像是耀眼的阳光之下,还点燃一根火柴来照明一样。
2. 他们将荣耀归给救主基督耶稣
真正的基督徒深知自己无法靠自己得救,唯有靠基督的救赎。若将割礼或其他仪式加入基督的救恩之上,实际上是在否认基督的救赎已完全足够。救恩是神的恩典,白白赐给我们,完全是出于基督的拣选,而非我们任何的功劳。
3. 他们不依靠肉体
「肉体」不仅指肉身,也指生活在基督之外、未认识基督之前的状态。若我们的生活不是依靠圣灵,而是依靠肉体,那么我们就偏离了真道。任何自高自大的东西,如教育、财富、传统和个性等,都与救恩无关。倘若我们依赖这些东西,它们反而会将我们引向罪恶与毁灭。而唯有基督,才是我们的保障。依靠肉体意味着依赖自己的力量,试图通过遵行律法来得救,然而这与依靠基督的恩典完全相悖。正如加尔文所言,若将信赖寄托于基督之外的任何事物,就是依靠肉体,这与福音背道而驰,对灵魂有害,因此我们应当拒绝这种错误的信赖。同时我们也应当明白:福音若加以稀释、添加或扭曲,这就不是真正的福音;我们若相信福音,就能称义,同时也藉着因信称义,我们就有喜乐。
结论
弟兄姊妹: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败坏、属灵荒凉的时代,这个时代缺乏对罪恶与属灵衰败的愤慨。在这种世俗化日益加剧的环境中,我们要认同保罗心中的热忱,并保持警觉,实属不易。那么,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提防错误的教导?你是否愿意与主同在,时刻警醒?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